第三十八章 靑奉城的过去(1 / 2)

董惠康见谢苗儿又在练字了,纠结了好久,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说:“苗儿,你是不是该学学女红了?”

“我不是正在学吗?”谢苗儿头也不抬的回答,她最近可是每天都有在学纺纱的,虽然她一直隐忍着不让自己爆发,这古代的纺纱技术真的不怎样啊!主要是那纺纱车该改进了,可是那轮椅的事还没算过去呢,她“学”纺纱的时间又还短,所以她只能一边忍不住翻白眼或抽嘴角,一边纺纱。

董惠康说:“你现在学的是一些纺纱的基本常识,可是女红它代表的不仅仅是纺纱,还有纺织、缝纫、刺绣、浆洗等等这些。”

谢苗儿一听他说了这么多,终于肯抬起头看向他了,惊讶的说:“哦,舅舅你是现在就要教我这些吗?”这缝纫和刺绣他也会吗?

“呃?舅舅可不会缝纫、刺绣之类的。”董惠康忙边说边摇头,开什么玩笑?他堂堂一个六尺男儿怎么可能会拿绣花针刺绣呢?这丫头也真是敢想!

谢苗儿斜了他一眼,不会还说这么多,是想做什么啊?

“舅舅是不会这些,可你娘可是个中好手,想当年你娘可是我们靑奉城······”董惠康的意思是想借此让谢苗儿多和董芸娘相处,让她们母女之间的那道裂痕得以修复。

可惜他话还没有说完,谢苗儿就听不下去了,她摇摇头打断他的话说:“不管我娘的女红到底有多厉害,她现在的身体不适宜劳累,所以她不能教我这些。”

“这,怎么会呢?你娘那么厉害,你又那么聪明,一教就会了,你娘费不了多少的精力的,我告诉你啊,这评价一女子好不好,一是看相貌,二是看女红的,尤其是以后找婆家,这女红可是很重要的,就算是那些官宦之家的大小姐们,也都得学好女红,不然会遭日后会遭婆家人嫌弃和轻视的。”董惠康倒不是真的就指望她现在能跟董芸娘学到多少,只是不希望她继续冷落她的父母亲罢了。

谢苗儿忍不住又露出了一个鄙视的表情说:“你不是说我娘女红特厉害吗?那她怎么找的谢家这样的婆家?”

董惠康被她的噎到了,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的说:“这,我,你。嗨!你娘那不是特殊情况吗?”错都在他身上好吧?

谢苗儿也放下了手中的毛笔,长叹一声,很是认真的看着他说:“所以我在我娘身上总结出了一个理论,一个人好,那不算好,一家人好才叫好,一个家兴旺那不叫兴旺,整个家族兴旺那才叫兴旺!”

“苗儿······”她怎么总是语出惊人啊?而且还要是这么有理由的,让他怎么反驳啊?再说了,她这也太早熟了!他都快跟不上她的脚步了。

他的确是跟不上谢苗儿的节奏了,她话语一转,就说:“舅舅,我想出城。”

董惠康没想到谢苗儿话题转得这么快,楞了一下,方说:“出城?不行!”

“为什么啊?”谢苗儿不解的看着他,就算他不出去,她不可能也跟着一辈子不出董家大门吧?

“你出城做什么?”是想回谢家吗?董惠康皱眉,她应该不会这么傻啊,她看起来也不像思念谢家人的样子啊,至少自从搬到西院来之后她从没有主动提起过谢家的任何人了。

“我想进山。”谢苗儿没有隐瞒。

“进山?你进山做什么?”可是董惠康更加不明白了,她又不会打猎,进山做什么啊?

“我想去看看这附近的山里都有些什么花花草草,有没有适合做染料的花草?”比起纺纱技术来说,谢苗儿更加想改变闵氏的染布材料!

董惠康觉得自己是真的跟不上她的步伐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染料?你不是才刚开始学纺纱吗?什么时候学染料了?”

谢苗儿歪头一笑:“现在开始学啊,舅舅您不是说我很聪明吗?那染布也不至于太难吧?”

“咳咳,你还真是不谦虚啊!可是你还是不能出城,更别说是进山了。”先不说她还没学也不知道染布用的都是些什么花花草草了,就是知道了,也用不着她亲自进山。

“为什么啊?”谢苗儿皱着眉头不解的看着他。

“因为外面并不安全,而且这靑奉城里就有你所说的可以用来染布的花花草草卖,并不需要我们亲自进山里采摘。”

“我知道啊,可是我更想去看看有没有别的这靑奉城里头没得卖,或者是还没有被人发现的可以用作染料原材料的花花草草啊!”这些她早就从闵氏她们口中得知了,但她想要的不是他们现有的那些原材料。

董惠康失笑了,伸手点了点她的脑袋,说:“你这个小脑袋瓜子里到底装的些什么啊?还没有被人发现的可以用来染布的花花草草?你啊,想太多了,安安心心的跟你舅舅我学习我们董家的秘技吧,都是代代相传的!这些才是最真实的!”

“代代相传?舅舅,一开始董家也是不知道这染料为何物的吧?董家的先人也都是经过反复试验才有今天这样的秘技吧?那我怎么就不能了呢?”谢苗儿一脸他很有问题的表情看着他,让董惠康也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