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2 / 4)

城主的财奴 寄秋 7227 字 2016-08-25

为什么他心头酸酸涩涩的,感觉像丢失了一样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东西,他有深深的不舍,更多的是无以弥补的失落,心底空荡荡,很是空虚。

在前一世,恋慕上他的小泵娘一颗心都全挂在他身上,不论他和蕙姨如何劝说,小小年纪就做起生意的她,始终固执得有如不肯低头喝水的牛,顽强地扬首哞哞哞……

因为他,她一直不嫁人,尤其是蕙姨在她十六岁那年过世后,她更如脱缰野马般无人管得住,包括她的婚事。连教他武功、兵法的魏叔等忠仆也拿她没办法,只能任她顺心而为。

到了她十八岁时,终于等到受过季家恩惠的臣子们平反了谋逆罪,这才被接进宫。

只是昌平帝心中有愧,对女儿的管束只有一味的偏宠却无实质约束,总觉得皇家公主不愁嫁,多留两年又何妨,要是像长公主一样嫁了又守寡才不值,皇帝的女儿是娇贵的。

年复一年,留来留去留成昌平帝的麻烦,青春年华被蹉跎,即使他有心要撮合,可是女儿一个也看不上眼,一拖再拖,拖成旭川国嫁不出去的大龄公主。

其实他很清楚她在等他,希望他能放下仇恨,重新过生活,只是被覆仇之火蒙蔽的他看不见她日渐稀少的笑脸,以及眉间渐拢的淡愁,坚持走上一条不归路。

最后压垮她,令她崩溃大哭的是他说身份有别不愿娶她,让她在昌平帝面前举荐他上战场博取战功,可是两年后他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却在昌平帝破格提拔他当将领时求娶长公主,把陶于薇当踏脚石利用,攀上显赫一时的赵家。

她心碎了,痛苦难当,整个人失魂落魄得有如行尸走肉。

就在他与陶于燕的婚事确定后,此时水月族前来求亲,决心离开伤心地的她毅然决然的点头,她做不到视若无睹只好远远离开,盼着时间能抹去心间那道情伤。

谁料这一去竟是黄泉路,他再见到她时,已是一具装在红木棺材的冰冷尸体,身上仍是那件红得刺目的嫁衣,脸上平静祥和,好像她已经解脱了,找到她想要的宁静。

那一刻他几乎要疯了,清亮水眸不再睁开,面容安宁却再不会对他笑,她竟彻彻底底的从他身边离开,上天以她的死亡来惩罚他的不知珍惜。

为此,他拖着不和陶于燕成亲,以征讨南越国为由将婚礼延后,向昌平帝表明要以辉煌战功作为迎娶公主的聘礼。

可惜功败垂成,他太自负了,败在急功近利,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不料人再怎么强横也斗不过老天。

一直到死前,他未再娶任何女子为妻,孤独死去。

见葛瞻低喃了一句便怔在原地,面露哀伤,不知在想些什么,白文昭的眼皮一抽,一提到恣意妄为的三公主,他家城主就特别有人性。“我暗中打探了一下,昌平帝开了私库,亲自排了嫁妆单子,嫁妆多到搬空他半座库房,水月族百年之内不愁生计,全靠她养都成——”

凌厉冷眸一扫,他聪明地收起未竟之语,假意欣赏挂在墙上的山水画,不时点评两句。

“从天耀城调来一千名的青衣卫。”同样的事他不允许再发生第二次,这一回他要她毫发无伤。

“一千名青衣卫?!”白文昭错愕,目瞠如牛眼。这是天耀城的精锐部队。

“全部换上水月族传统服饰,务必在三公主出嫁前完成。”明知此行凶险却冷眼旁观,他做不到。

葛瞻的心是提着的,绷得死紧,复仇一事可以往后延,但她的平安是当务之急,他不可能置之不理。

“嗄?”这……他能问为什么吗,如此行事太突兀。

似乎只要一遇到和三公主陶于薇有关的事,向来感情冰封三千里的城主就有融化的迹象,冰冷深沉的严肃面庞出现一丝丝细微的裂缝,让他多了其他表情。

白文昭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人一旦有了改变,做的计划也会跟着变动,不过他乐观其成,因为葛瞻有了人性后变得有趣多了,虽然惊吓和愕然也不少,着实令人胆颤心惊。

“做就是,不用问原因。”那是他心底的柔软,唯一的牵挂,属于他细细珍藏的私密,即使是过命的交情也不愿透露,他永远记得那一天走向他的小小身影……

在葛瞻为了陶于薇的出嫁陷入苦闷、全面备战的同时,笑得像只小狐狸的准新娘正准备横刀夺爱……呃,是横刀夺财,谋夺他看上的一处山头。

“丰山?”孔方狐疑道。

“没错,就是丰山,我这人别的不行,一提到赚钱的行当,那眼睛就特别明亮,两耳比兔耳更灵敏,十里外的脚步声都听得清清楚楚。”只要有银子可赚,一只鸟身上有几根羽毛她都能数得出来,照根卖钱。

“丰山有什么?那是一座废山。”他行商时经过几回,山很高,山上不少巨石砂砾,草木虽丰却不利种植。种茶树、辟果园都不划算,山势陡峭,危机四伏,别说开垦了,人要上去都十分困难,险象环生。

“废山又如何,挖挖看说不定里面藏了什么宝物,反正我有钱,不缺那几千两。”银子赚了就是要花,不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