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决断(1 / 2)

寒门首辅 一袖乾坤 2602 字 2017-03-14

其实说白了,虽然有内阁辅佐,但家国天下事,最终还是全凭朱厚照一人决断。

无非是有些时候朱厚照懒于政事,这才把权力下放给内阁、司礼监。

在面临国策抉择时,朱厚照本能的想要选择逃避。但这一切被谢慎看透。换句话说,此时朱厚照已经被逼到墙角了。

该如何决断?

朱厚照当然不想背负上不孝的骂名,但就这么向京西诸寺妥协他也心有不甘。假使谢慎真的能够说服太后,自然是最好的。

“先生若真的能说服太后,此事朕便当没发生过。”

终于朱厚照还是松了口,给了谢慎一个满意的答复。

“臣谢过陛下。”

谢慎拱手行礼道:“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望。”

说完便退了出去。

太后那里倒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朱厚照能不能坚持本心。

如果朱厚照心意够绝,哪怕张太后说出话来又有什么影响?

离开豹房谢慎并未直接入宫求见太后,而是折而去了内阁。

他知道眼下去见太后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倒不如先去内阁和李东阳,谢迁商议一番。

此刻内阁值房中李东阳和谢迁都在票拟奏疏,见谢慎进来了都纷纷转过头来。

“四明来了。”

李东阳笑着打趣道:“怎么一脸愁容,这可不像你啊。”

在李东阳的印象之中,谢慎最是举重若轻。便是遇到天大的事情他都不会乱了阵脚。

今天是怎么了,竟然让谢谨修都满面愁容。

“西涯公便不要拿我取笑了。”

谢慎讪讪一笑道:“陛下听了太后一番话,决定暂时不清丈寺庙名下田地了。”

“有这等事?”

李东阳闻言直是十分惊讶。张太后信佛礼佛的事情朝野上下都是知道的,没有什么稀奇。但张太后这次明显是干政了啊。

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大明朝的祖训。

张太后不可能不知道,但她却执意插手此事,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比起这件事本身,李东阳更关心这件事背后透露出的意义。

“西涯公,我已经面见过陛下,请求陛下允准我前去说服太后。看来在事情没有明朗前陛下也不想表态啊。”

李东阳沉默了良久,叹息一声道:“四明觉得此事太后会松口吗?”

“不知道,但总得试上一试。”

谢慎面上露出苦色道:“西涯公可有什么好办法?”

李东阳摇了摇头道:“四明你且听老夫一句,这件事还是各让一步吧。”

站在李东阳的立场上,自然是希望内宫外廷和睦相处。

假如真的因为这件事的引子导致张太后干政,其危害远远大于事件本身,太得不偿失了。

“西涯公,这件事咱们退无可退啊。现在朝中有无数人等着看咱们的笑话。如果新政就这么搁置了下来,那些人恨不得一齐扑上来将咱们生吞活剥了去。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身后就是万丈深渊,退不得啊!”

李东阳一时哑然。

谢慎说的很有道理,他们确实没有退路了。

李东阳转而望向了谢迁,眼中满是求助的意味。

“于乔啊,这事你怎么看?”

谢迁放下手中茶盏,悠悠说道:“这件事某认同四明说的。”

李东阳点了点头道:“可太后那里实在不好劝说啊。”

谢迁笑了笑道:“西涯兄,也不尽然。有些话我们去说是一回事,寿宁侯去说却是另一回事。”

李东阳瞪圆了眼睛道:“于乔你说什么?寿宁侯?”

谢慎亦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寿宁侯张鹤龄?那不是跟他是一对死对头吗,叫他出面帮忙劝说太后?这谢迁没吃错药吧?

仿佛看出了二人的疑惑,谢迁笑了笑道:“恐怕西涯兄和四明还不知道这寿宁侯和潭柘寺主持之间的一段过节吧?”

听说有这等事,谢慎连忙道:“木斋公请讲。”

谢迁也不拿捏,便将那件事情细细讲予二人听。

李东阳听罢,直拍大腿道:“四明啊,这确实是个机会。”

谢慎心中则是五味杂陈。

寿宁侯张鹤龄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恶霸。

对这样的人,自然是不能留情的。

但正如谢迁所说这件事偏偏张鹤龄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沉默了良久,谢慎点了点头道:“木斋公说的在理,这种时候自然是要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

稍顿了顿,谢慎接道:“不过,怎么让张鹤龄和太后谈及此事呢?”

谢迁一边捋着胡须一边道:“四明不必担心。如果老夫所料不虚,张鹤龄会主动入宫见太后的。”

在谢迁看来,如今新政在京师推行的如火如荼,张鹤龄便是头猪也该知道朝廷打算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