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问姓惊初见(1)(1 / 2)

步步娇 塘清水浅 3854 字 2014-09-16

嘉尚三年,惊蛰第一声雷。长安城开春头一件大事,要算是身为名门世家的古、慕两家结定了儿女婚姻。

这两家的现任当家,古兴国大人与慕洗砚大人,俱是当年先帝遗言托孤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大进王朝定都长安已二百年有余。虽天下和乐,百姓安居,与四海邻邦也友谊共存。但不知为何,大进国历代君主皆英年早逝,且少子后继。现如今第九代帝王李沅也是先帝唯一的子嗣。少年登基,如今不过二十芳华。朝里堂外都要倚仗着当年那帮老臣们的建议与辅佐。所幸四位顾命大臣都是尽心尽力保家卫国的传统儒士。忠君之心不说,且礼贤下士,举措温和。新王登基三年以来,四位大人已为朝廷招募选拔了不少德能兼备的有才之士,充实官帷,共镶盛世,实属难能可贵。

古大人和慕大人既是同僚,家世又相当,所谓香车名门,礼制周全。也因此,两家小儿女虽是自小定下的娃娃亲,也在长大成人宜成家立业的这个时候,两位老人还是借了长安城铁齿金牙第一媒婆王大娘的名头,撺掇得这桩嫁娶婚姻更有看头。

从年前开始,坊间街巷便就此热议风谈了好久好久。比起外界的热闹与好奇,两家小辈却表现得出奇平平淡淡、波澜不惊。也不见闺怨之辞流出,也不见赋情之章传递。

要说这古家女儿古同心,也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二十岁少女。自小就不得貌美才高之名,安分守己也只能算是个标准的大家闺秀。这会子正在自家绣阁里,学梳蝉鬓试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也就没有什么好提她的了。

可不得不说的是慕家二公子慕潼风的有名事迹。那是长安城老少茶余饭后聊侃之际,都要感慨无限的。

在此之前,更可怜可惜可叹可畏是他的哥哥,慕大公子慕沚风。慕大人三十岁上才得此子,全家宝贝异常。更可喜的是,慕沚风从出生起就流露并渐渐自成一种玲珑品格。少小才高,三岁识字,七岁成诗,吟唱歌赋更有一种别样的心志。哪是同龄人赶得上的,只有仰望企及的份。那份心窍机敏,那个清俊潇洒,那相貌,那性情,早早便誉满整个长安城,未及科第之前就拥有大量汹涌痴狂的求文求墨者。

也是天妒英才,老天爷仿佛就是要犟着脾气似的,与人世间好不容易才得到的脱俗绝妙的美少年作对。慕沚风十五岁那年,得了一场重病。大烧三天三夜,尔后余热不退,又被折磨了整整一个月。神志清醒后的头一个代价,便是双腿再也不能正常行走了。

慕家二老几乎要哭死,不过,再心疼,再懊恼,也比不过捡回一条人命啊!

可巧来年,朝廷开科取士。以慕大公子如今的残弱体质,是万不能去参加春闱的了。慕沚风的才情,慕沚风的远志,慕沚风的诗作文章,从此以后,只能成为埋汰在长安城里的一个传奇。他退居小院,深锁重门,不见世人。

好在,委顿了一个慕大公子,还有一个刚刚青春正好的慕二公子。整个家族都把希冀寄托在这个小少爷身上。也不知是否又是爱开玩笑的老天爷安排好的,偏要将两兄弟弄个相反,才高兴,才甘心。

这慕潼风与他的哥哥,正好一个爱静,一个偏动,一个善思,一个顽劣,一个文雅高洁,一个浪荡不羁,一个喜好山水,一个混迹江湖,一个以功成立业为少年志向,一个以要擦拭掉天下所有女子的眼泪为落拓理想。

也是在慕沚风病后才一年,慕家上下对这个可恶的慕潼风,算是彻彻底底的失望了。本来哥哥读书作业的小南楼,因为空出来后,慕大人就有心拨给二儿子。翻修建造,弄得更加富丽宽敞,就等着这个从小怎么也不肯听话的潼风能修身养性,等再个来年去参加科考,中个功名,为朝廷效力,也算是延续了慕家一贯的优良家风。

现如今,潼风也十九岁了。小南楼里,书是没放几本,倒是养了两只声脆婉转的鹦哥,外加三盆不知从哪个野旮旯里挖来的薄荷草。春风温柔、夏夜静谧的时候,用来修修裁裁少年郎的小心事也刚刚好。

潼风倒还有个与众不同的兴趣。虽是正经文章不通,但爱搜集寻访各地各处的民间歌谣。他致力于编纂一本大进王朝最最全面的土风歌曲集。也自有好事吹捧之徒,将这本集子半半的半半,流传了出去,搞得这个慕潼风在风尘窑坊里是大大的有名,更是引得姹紫嫣红的舞伎歌女们痴痴追慕于他。

每到春来花香,开湖游赏,潋滟波光泛小舟,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时候,他的画舫到哪儿都是莺莺燕语一片,声势之大,惹来路人频频蹙眉议论。这个小儿郎却执著着洒脱爽朗的本性,任你父母骂也好,打也好,他自有他的得意悠闲之处。

也是父亲慕洗砚大人实在看不过去了,厚着老脸皮,仗着老资格,求得少年皇帝赐给小儿一个微不足道的官衔。那是朝廷新设立的专管民间采风的簪花院。慕潼风得了个小小书记员之名,在里面如鱼得水地混了半年。倒是被当今年少俊朗、潇洒有为的皇帝听去了名声,隔三差五将之招去游凰阁高谈阔论。总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儿郎心性,彼此对游山玩水、弄风捉月等传奇故事又向往得很。这慕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