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郭家郭嘉(1 / 2)

锦衣三国 十八掌柜 3533 字 2017-01-21

十一月十二这天,阳翟城内郭家大院显得有些热闹。

门前不少车马来往,从车马之上,走下一群穿着绫罗绸缎的中年男子,几个小厮从郭家大院出来,将这些马匹牵走。

这些人互相寒暄得走进了郭家大门,脸上带着郑重的神色。

如今距离冯信来到颍川才半个月的时间,只是这半个月的时间却给整个颍川的士族,传递了一道信息。

这个年轻的太守,试图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个黄巾之乱后千疮百孔的颍川,带来一些变化。

只不过这些变化,从来不曾出现在这些世家的认识之中,甚至某些做法,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损害,对此他们展露出一种抗拒的态度。

过去的办法已经沿用了百年,为何这个如今这个太守想要进行一番改变。

并不是所有的士族,都有着如此的远见,祖上传给他们的东西,他们并不想失去,故而这些人今日上门,想与阳翟最大的郭家,讨论出一个对付新太守的办法。

这些士族刚刚出门,李虎就将消息传给了冯信。

被冯信带到颍川的李虎,冯信给他们在阳翟买了一个庄园,李虎一行四十来人,便居住在其中。

冯信给李虎的任务,便是监控。

虽然算不上初来咋到,但冯信在颍川真的全无根基。其实就算不是在颍川,冯信也属于没有根基之人。

因此,冯信需要耳目。

他需要人手,了解颍川内,农夫与市民所关心的话题,颍川的新鲜事物与各种变化。

他们平日的任务,便是散落在各处。这些人虽然没有受过军队的专业训练,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融入民众之中,没有任何破绽。

如今他们刚刚在阳翟落脚,等到一段时间之后,冯信便准备扩散这些人的队伍,从阳翟扩散到整个颍川地界。

在太守府内,冯信听了李虎的汇报,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大人!”徐晃在一旁站着说道,“要不要我们也去这郭家?”

如今徐晃虽然被冯信设为都尉,但手中并没有什么兵马,黄巾之乱后颍川所招募的上万士兵,几乎都握在各个士族的手中。

等到黄巾之乱平定后,士族所招募的士兵中,大部分都被解散。

没有大股黄巾威胁城池,也就威胁不到他们的人生安全,继续保留着这些士兵,只会浪费他们的存粮与金钱。

黄巾之乱后,就算是属于士族的土地,如今都已经荒废了许多,他们这才开始招募流民开始耕种。

如今的徐晃,大部分的时间也在太守府内呆着,平时冯信出门办事,也带着徐晃,俨然成为了冯信的跟班。

“不用!”冯信摇了摇头,“作为太守,该有的气量我还是应该要有的!兵来将挡,李虎你继续注意那里的动静,他们要出什么招式,我们接着便是!”

冯信相信,量这些士族,也弄不出什么大浪。

“还有一件事!”这几天冯信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这些士族绝对不是铁板一块,既然如此,若是出现有反对的声音,自己拉一派打一派便是。

只要有部分的士族得到好处,自己推行这套政策的阻力,便会小了不少。

“李虎,你派人调查一下,此番阳翟城中,有多少士族在此次的黄巾之乱中,几乎家破人亡的,最好是整个家中,紧紧剩下几个男丁这种,命你在本月底之前,将具体的名单,给我列出来!”

李虎受命走了下去。

此时在阳翟郭家之中,郭群看着不断到来的士族,皱起了眉头。

虽然早已商讨数日,今天的聚会,也是早已安排妥当,但他心中总是有些不安。

这种事情,这个新来的太守,不可能不知道。虽然这个太守真的太过于年轻,据说出身北军校尉,如今不过才十九,但对于冯信在洛阳的传言,郭群在冯信被任命为颍川太守的时候,便已经派人去洛阳打听过了。

从几年前的独斗朝臣,到成为北军百夫长,而后遭遇暗杀,却能奇迹般的及时回到军中,稳定军心,带着仅仅一百士兵,便将三千北军杀败,一跃成为北军校尉,手领一千北军精兵,后来更是得到万年公主的倾心。

此番的平定黄巾之乱中,冯信独自率军守城,骚扰黄巾等等的事情,就发生在豫州,他郭群也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这样的人,郭群如何能够轻视。若是郭家当了这个出头鸟,冯信一旦在颍川站稳脚跟,也不知道会不会给他穿小鞋。

“父亲不用担心!”在院内读书的郭嘉看到父亲走来走去不安的样子,笑着放下了手中书卷。

“奉孝!”郭群看到郭嘉,心中一喜。

他的这个儿子,虽然从小身子弱了一点,但看待问题的方法与角度,在阳翟城内,无人出其右。

“不知道奉孝对这个新任太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虽然问自己的儿子有些难为情,但如今是关键的时候,郭群也得放下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