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崇祯六年(1 / 2)

崇祯六年,大同府应州

“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赵泽看着这些字,犹如看见了未来各种天灾人祸加入外敌入侵的明末人间炼狱图。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他很明白未来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将会发生什么。

赵泽回想自己,一命两生,自己是一个孤儿,坎坷的童年历历在目。著名军事院校刚毕业,就一直与各种罪恶分子战斗在祖国的各处,但是他们这群人又好似,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一样,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番号,没有人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再精彩的战斗,也没有任何新闻报告。

他们永远如此默默无闻,在一次扫荡极端恐怖分子的战斗中,面对龟缩在据点的恐怖分子,他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第一个冲进了据点,绝望的恐怖分子却引爆了据点所有的爆炸物。

瞬间,赵泽只感觉眼前火光冲天,紧接着巨大的冲击波向他袭来……

待他醒来的时候,却发现他躺在病床之上,睁眼的那一瞬间,只见到一个四十多的妇人,满眼泪水的欣喜若狂……

他穿越了……

在这个世界里已经四个月了,一身的病体,也慢慢的康复了,奇异的是,之前躺在那床上的人也叫赵泽,之前的赵泽已经疯傻了两年,或许这是命运特意的安排吧!一命两生。

他的大脑里不仅还存在着之前赵泽所有的记忆。这里还有一个他的母亲徐氏和一个小妹妹香兰,徐氏和香兰面对这大病初愈赵泽,他们眼中的儿子和哥哥,自是无比的关心与照顾。这种温暖,是赵泽从未有过的温暖。

他已经适应了这个身份的转变,尤其适应了这个温暖的家,适应了这个世界的一切。

“泽哥……泽哥……,不是说好这几天打猎去的吗?走打猎去“

窗外突然而来的声音打断了赵泽的深思,刚抬头,只见张忠张勇两兄弟两个方圆的大脑袋,嘿嘿笑着,从窗口探过来。

张家两兄弟说起来也是赵泽家的世交了,二十多年前,那几年也是旱灾蝗灾不断,好不容易,碰个风调雨顺的年头,却又遇到他蒙古鞑子来寇边。万历皇帝,也是武功盛举,连年用兵不断,赋税徭役不断加征,自是没个活路。

正好万历皇帝又要对付西南的杨氏土司叛乱,赵泽他爹赵忠则和张家兄弟他爹张大山只有把心一横,便和村里一群后生投军去,也没想着升官发财,封侯建业,只想着这每日三分,一月九钱银子的军饷钱,和多砍几个脑袋,回家娶个媳妇,买几亩薄地。

二十多人去,却只有七八个通过了,打完了西南土司叛乱,却只有两个后生回来——赵泽他爹和张家兄弟他爹。其中张家兄弟他爹,还是赵泽他爹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从此少了一只手臂,瘸了一只脚。

安顿好家里后赵泽他爹继续混于行伍,最后终于当了一个把总。真刀真枪的砍人头不仅赚了百亩好田佃给他人耕种,最后来那几年还在县城里买了一所大宅子,全家从山村里搬到县城住了几年,好不风光,所以赵泽与村里其他孩子不同,他有机会读书。以前读书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并且早早的和自己一个同袍给赵泽定下了娃娃亲,他还有一个未过门的媳妇玉荷,以前男女讲究授受不亲,上一次见她已经有一年半了。

不过到头来却想不到赵泽他爹是这样的结局,人死了不说,名声也没了,还不如残废的那个兄弟。

因为这种建立在生死兄弟上的感情,所以两家两代人都走得非常的亲近。赵泽一直亲切地称呼他为张大叔

张忠首先抢进门来,一把抢过书来扔到桌上,嘿嘿笑道:“泽哥,你还看啥子书哦,疯疯癫癫了两年,刚好点,就又来烧你那脑子。”

“就是,就是!前几天我听村东头,刘大伯说道,这是乱世,读书无用,应该习武”

张勇抢过话来,边说边把墙上挂的弓箭取了下来,背在自己身上,推着赵泽就往门口走。

赵泽苦笑不已,想着今年被那群流贼闹得鸡犬不宁,早务了农时,虽说有几十亩田,爹出事后,娘四处请托,卖掉了县里宅子,和绝大部分的田地,搬到老家来住,为了不牵连到家里人,其实主要是保护赵泽,不让牵连到他。

父亲的去世,加上自己赶考举人的名次被人顶替,双重刺激下自己又疯傻两年,娘为他四处求医治病,又卖掉了所有田地。仅靠山坡上几亩贫瘠土地耕种,作女红维持生计。

还好,这里有莽莽太行,,巍巍恒山,马上过冬了,可以去猎些猎物,制成腊肉,以备寒冬,弄到两张好皮子也可以拿到集市去换些钱,补充家庭用度。因为流寇在村里憋了好久的赵泽,也迫不及待的要去打猎。

三人刚出门,身后就传来了母亲徐氏声音。

“听胡大爷说那流贼还未散去,这兵荒马乱的,你们几个去哪打猎,还不赶紧回来。”

张家兄弟赶紧拉着赵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