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县学好同窗(1 / 2)

毛县令尴尬至极,但是像故意没听到他收钱的话样,当做刚才的议论没发生一切都没发生一样,装作镇静的喊了声“肃静。”

人群里还有几个压根没当回事的,还在七嘴八舌,这时彻底激怒了他,暴喊了一声。

“那个再不闭嘴的,以藐视公堂,藐视朝廷命官处理,仗责三十。”

几个衙役得令,放弃纷纷向人群走去,众人一看这阵势,知道是要找一两个出头鸟,纷纷闭住了大嘴巴,一时雅雀不声

毛县令正为自己官威,鸣鸣得意的时候,突然人群一声暴喊。

“狗官!拿人钱财,颠倒黑白,我学林士子誓不与你两立。”

“李家横行乡里,和这狗官狼狈为奸,我等若坐势不管,枉读圣贤书”张进和胡志在人群大声喊道。

外面的张进,胡志,和陈自功三人,早已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眼见狗官颠倒黑白,就要抓着赵泽他们打板子去,县学里大部分都是赵泽昔日的同窗。大家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三人带领这县学一波学生,冲了上去,将赵泽他们团团包围保护在中间。

“此时正是国家危难之秋,外有建奴鞑掳肆虐,内有流寇猖狂,这这狗官竟不思报国。还在此,如此颠倒黑白,大伙联名去大同府参他一本去!”

“沛霆是大伙的兄弟,我同意”

“我同意”后面的人全部异口同声的说道

县学学生一闹,毛县令顿时慌了神,不仅在古代还是现代,学生团体都是一群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古代能在县学读书者,大部分非富即贵,家里也不是好惹的,二,这是一群未来的储备干部啊,朝廷也是珍爱有加啊!

并且明朝有个特别好的地方,尊重谏官,赋予谏官极大的监察权力和地位。并且这种监察权力不仅仅是在体制内,更是赋予社会每一个份子。如明太祖颁布《大诰》鼓励当地群众将所怀疑的官员绑了,敲锣打鼓的送到京城去治罪,只要他们头顶《大诰》,沿路官员不仅不可阻拦,还要给予方便。

古代特有的门生制度,又将这群士子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包括同窗,同师,同科等等,总之他们不会是单纯的学生一群人单独的战斗。

如果那个县令知府,被当地学子,全部联名参奏弹劾,那相当于给他扔了一个核爆弹。 如果几个御史联名弹劾你,或许别人还会想到可能有什么党派斗争。如果一个县,一个州的县学,州学的学生都联名弹劾你,那你实在说不过去。他们不可能涉及什么党系,派系!

那只能证明你天怒人怨,等着上面的官方调查。

毛县令一下子慌的六神无主,只得大声祈求的喊。

“大家安静一下,大家安静一下!”

众人也安静了下来,且等待那狗官如何解释。

“本官确实是秉公办理此案啊,大家也是读书人,知道断案不思儿戏,不可自身揣测,还是要凭证据!”

这句话竟把大家说得鸦雀无声,一点脾气都没有。确实断案需要的是证据。

“姑且算他是借一百两,但是他李存仁强抢民女怎么说的过去。”张进恨恨的说。

“这位小兄弟,你有所不知,刚犬子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吗?只是暂扣几天,他家凑了些银两,自会放回家去。”李天义客气的对张进说。

“哈哈!我朝哪条哪律准许你家肆乱扣押拘禁他人。”这一句到时把李天义问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张进得寸进尺,进而对毛县令问道:“毛大人敢问,我朝哪条哪律,准许他家肆意拘禁他人。”

事情的发展早已超乎了毛县令的掌控能力,把学生们一闹,早就吓糊涂了,连忙说“没有”,“没有”

张进接着对围观的大声喊道:“大家听听,李家肆意拘禁他人,按我朝律法,焉能如此逍遥法外。”

李存仁听到这一句已经吓得脸色惨白!

张进趁人打铁的接着说道:“何况人家还是一个女子,带到你家两日,你如何还人家贞洁清白。”sinx

众人愤怒极了。又议论了起来

“对!女子生死是小,贞洁为大。李家这样做,这不是毁了人家大好姑娘们?”

“我看啊!他家这就是等于借刀杀人。”

“挨千刀的,老天爷怎么就不开眼呢?一雷劈死他全家。”

“李千户,听说你还有两个女儿,要不到我家来暂住几天,我家里没什么人,就几个汉子在家。”也不知道是哪个不长眼,不怕死的妇人对着李天义嘲讽。

“李天义,当初我在你家做了两月的工,工钱分文未给,要不把你两个女人扣押在我家几天,等你工钱给了,我就亲自替你送回去。”

众人听后,简直是乐开了。李天义脸色难看极了。恨不得把地上扒开一条地缝,自己钻进去。

只是自己弄不明白,昔日都是自己耀武扬威,平日里。他说一,这些人平日里谁敢说个“不”字。

他怎么知道,这是人群压抑太久的愤怒,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