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悲情天子(1 / 2)

北京,紫禁城。

“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沙场不猛。”

“饭桶,废物……朕到底养这些废物做什么,前有己巳之变建奴突入我京畿之地,如入无人之境,今日只不过出师蒙古,竟然都能胆敢在还师途中入塞,寇我宣大。我堂堂大明竟然孱弱如此乎!\"

崇祯皇帝面对桌前堆积如山的奏章大怒不已。他十六岁登基接手着一个蓝病沉疴,沉沉欲睡的大帝国。面对这个奄奄一息的大帝国,他的心中其实也非常清楚他的结局,他多次对人谈到气数,命数,甚至常常在他人面前哀叹: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

他知道结果,但是他依旧如飞蛾扑火一般为大明朝续命,他全力以赴,尽心尽力、日以继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在城破的最后一刻,他还在亲自孤独的敲响召集大臣的景阳钟。他连夜都表现出了大明亡国天子的铮铮铁骨。

他很节俭无论衣服还是袜子都打了补丁,但是打补丁的就不代表真的节俭,比如清之道光帝,一直提倡节俭要从自身做起,他将衣服送出去打个补丁花了五十辆银子。而崇祯的补丁都是免费的,由皇后带着后宫的宫女亲自打的。后宫佳丽三千,但是崇祯不近女色,有史可考的记载是他只有一后两妃。如果现代人觉得这已经够多了,但是这在当时随便一个小地主的女人都比会崇祯多。

崇祯还非常勤奋史料记载他每日的工作时间都在七八个时辰,也就是说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除去吃喝拉撒之外,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二个小时到十四个小时中间,期间没日留给自己睡眠的时间也就四五个小时。他的勤奋连后来的清朝帝王都赞叹有加,自叹不如。tK63

纵使一个如此完美勤奋励精图治的帝王,上天终究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还是脱不了亡国之君的帽子。

“皇上你可要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

一旁侍立的王承恩,急忙上前关切的劝慰这个年轻的皇帝。崇祯扭过头对着他沮丧万分打得说道:“承恩,难道我大明真的气数已经尽了吗?他真的要亡于朕手吗?”

王承恩恭敬的站在一旁说道:“陛下乃英明之主,旰食宵衣,勤政爱民,上天必不会辜负于陛下。此皆乃上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

“呵呵,朕非亡国之君,可这些人皆为亡国之臣。”

崇祯气愤拍着堆着山的奏折大骂了起来,他的内心是崩溃的,虽然他勤政爱明,夙兴夜寐,可是大臣们大都面对着帝国的为难而不顾,个个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而他为人却极为苛刻,属于典型的那一种眼睛中揉不进沙子的人,终明一朝还未有过大臣与那位皇帝是如此的离心离德,终他一朝内阁更是跟走马灯一样的进进出出换了五十多人。好不容易扳倒了一个权势遮天的魏忠贤,迎来的却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喊着口号的东林党。东林党上台,明的局势比魏忠贤在时还乱。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我军大捷啊!”

正在两人谈话的时候,内阁首辅温体仁手拿张一份刚到的奏章,激动万分的前来报喜。

这些日子崇祯对任何人都是怒气冲冲,作为内阁更是没少受他的气,自金兵入塞以来各种各样的坏消息接踵而来,在人万念俱灰的时候,竟然出现了这一本大捷的奏折。温体仁作为阁魁对于这种大捷起初还不相信,以来不过是下面的人皮又欠痒了,弄出这种虚报战功的假奏折出来。他也只不过拿到手中应付交差一般的随意一扫而过。

但是这一扫他清晰的看到奏折中对于斩获的首级计数“真奴一千一百三十六颗,鞑虏一千五百七十三颗,附逆之贼九百六十二……”温存仁入阁已经数年,他很清楚下面人虚报战功的方式,此时已经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则,杀一报三这还是少的,杀一报十他见的多了去了,此时吏治腐败,这钟虚报战功的奏折已经是多于牛毛,内阁这些老家伙,基本上过目就知实情,该怎么批怎么办,他们都有一套成熟的办法,只是不要吹的太离谱,他们睁一眼闭一只也就过去了,毕竟这大明朝里上到天子下到百姓,都希望听到打胜仗的故事。

当他扫视到这本奏折中精细到个位数的首级计数时,他知道这个大捷并不是虚报,而是真的。温体仁本以为这将会哪个大将之骄人战绩,他赶紧将这个奏折拿好,从头再看一遍,看完之后,他更是一头雾水,因为他发现这个大捷的塑造者并不是什么总兵督抚将帅。而是一个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小小副千户。

“诸位同僚,你们看看,这份奏折是真还是假。”

崇祯朝为官不易啊!内阁也不是一个好待的地方,终崇祯一朝,内阁都是动荡不已,阁臣更是进进出出,整个崇祯朝一共换了五十多位内阁成员,但是这只是五十多个内阁成员而已,并不是换了五十多个首辅。正常的情况的下,,明中后期的内阁都是由七人组成,但是崇祯七年的内阁只有五个人,分别是温体仁,吴宗达,王应熊,何吾驺、钱士升。

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王应熊做为温体仁的亲信,他草草看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