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君臣对(一)(1 / 2)

“臣不敢。”

“朕恕爱卿无罪,抬头吧!”

赵泽才有勇气抬起头来,他才看清楚眼前的景象,在一个文案堆积如山的桌子后面是一个愁容满脸的少年,旁边分兵是王承恩和杨嗣昌侍立,杨嗣昌对他会意的笑了笑。

“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

崇祯看到了赵泽的容貌,由衷的赞叹,他微微一笑得对赵泽说道:“我军久逢胜战,爱卿能否对朕说说这次大捷的经过。”

赵泽顿时长话短说,一丝不苟的,将此战的经过一一向崇祯道来,不过他并没有按照肇修德的吩咐找个机会多多为他美言几句,他而是趁着这个机会用着夸张的修辞手法,帮曹文诏没美言了几句。

崇祯对于赵泽恶战的经过,听后也血战不已,当他听到赵泽将那些建奴的尸体全部都穿刺起来去打击敌人士气的时候,崇祯不免多看了一眼这个一面和善面相的少年,没想到在一双这么和善的皮囊里面,既然有一颗这么狠的心,赵泽他们使用的火器,给了崇祯莫大的兴趣,他不解的问道:“方才爱卿所言,此战能胜,多依赖火器的锐利,但是我边军也是大都装备火器,可为何兵败如山倒,一败涂地呢?”

赵泽想到没有想的说道:“皇上刚才所言,臣也想过,但是两者差别一是人,二是器。而今火器与刀剑之类武器相比,除火炮外,其实刀剑还是要胜过其他火器,但是火器的最大优势是不需要过多的训练,一个士兵简单演示一两遍之后就能入手。而我军打量装备火器,实在因为兵源缺乏,训练不足所致,利用火器训练快,施放出来声势遏敌,每每于临战前匆匆施放,虚张声势,而士气有为低落,只要敌一近战,就一触即溃。而我麾下士兵则不同,所用火器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一兵器罢了,前期尽量利用火器巨大的威力杀伤敌人,纵使敌人近战,我军士气高涨,毫不示弱,能够于之近搏血战。第二是此器非彼器,我朝而今帑库空罄,而下面诸将贪污腐化为风,致使在造火器之时偷工减料,然火器虽然威力大,但世人都知道水火无情,这种粗制滥造的火器不仅不能够杀敌,反而还会造成使用的士兵自身伤亡。而臣所用火器,不仅工到料足,还在前人面前多做改进,在确认质量之后,才会出厂到士兵的手中来。想打胜仗唯有这二点而已,一是人,二是器。丝毫马虎不得。“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道理,知道这个简单道理的人多了去了,随便去大街问问都能抓到一大把。但是大明已经是滥病沉疴,就是这样一个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也只能望洋兴叹。崇祯也只得无奈的点了点头。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杨嗣昌突然轻声的说道:“陛下,臣听说赵泽成军到现在,朝廷军饷至今还没一子入手,其招兵买马,武器装备,包括士兵赏罚,都是没用朝廷一锱一铢。”

打仗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就是钱,而大明朝此时偏偏却没钱,面对这一个没花朝廷一两银子,还自己组军自己武装,还给自己打胜仗的这个少年,崇祯从哪些各怀鬼胎的臣子中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他激动不已的问道:“赵卿忧思忧国,朕心甚慰,只是朕很好奇的事,你没花朝廷一两银子,可是你这钱是怎么来的,莫非爱卿家资甚饶,家产巨万。为此特为朕毁家纾难,以成一军,那朕可要更好好的奖赏你。”

看来富二代干什么都是高起点,闻知这句话,赵泽更是苦笑不得,眼泪都快笑出来了,天子面前可哪能说假话,那可是欺君之罪啊!赵泽只好说道:“回陛下,臣本布衣,家中只不过有薄地二三十亩勉为果腹而已,并无余财。”

“那你是如何做到的。”崇祯开始还不相信,但是一想到他,凭借一千人马,都能创造那么大的大捷,心中已经感觉到了赵泽肯定会有超凡的办法。

出于这个问题,赵泽可真是犯了难,虽然是君前无戏言,但是总不可能告诉崇祯,我为了你朱家保江山,也是下了大血本,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无所不用其极,黑白两道的钱都赚。他苦笑的说道:“臣治军所需银两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得手,一经商,臣现在建有纺织厂,铁器厂,另外还有各种收获转卖当地农产品的商号,不仅在大同一地,现在在宣府太原西安等地皆有分号,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的分号就会开到京师来。二是以战养战,臣从治军之日前,为了安宁境内,就一直对于四周的盗贼用兵,每次缴获甚为丰厚。”

“爱卿果然是公忠体国。”崇祯对于赵泽这种不花他一两银子,还能给他打胜仗的好事,顿时展现出了无比的兴趣,对赵泽不停的赞叹。

“这是为人臣子该做之事,何须陛下夸奖。”

赵泽没想到这么就将崇祯给糊弄了过去,要知道崇祯不近多疑,并且对臣子极为苛刻,整整他一朝被处死的大臣比万历天启几朝合起来都多,他是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急切之人。要知道当初袁崇焕被凌迟的罪行就有一条“市米以资盗粮。\"虽然自己从外走私过任何战略物资,只是贩卖茶叶布匹这些无足轻重的东西,其实还是在资敌,何况如果露出马脚被人抓到把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