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消息散播(1 / 2)

天才地址

rg

负责押送护行李氏皇族北上的将领杨收,被曹彬下令革职查办,要被送往汴京城受审了,得到这个消息,杨收脸色惨白,只感觉天旋地转。

这个任务,原本没什么风险,却想不到,在长江水面上,竟然发生了这等事。

很明显,有人设计了一个局,不让李氏皇族的人顺利北上去大宋汴京城。

但杨收他自己,疏忽大意了,导致没有保护好李氏宗族的人,溺亡人数超过了七八成,还有失踪者,剩下的人不多了。

但是,没有人同情他了,因为这个消息传到了金陵城后,引发了轩然大波。

原本就沉浸于国破家亡的情绪中,金陵城内许多的达官贵族和百姓,都很哀伤。

现在得知李氏皇族,包括李煜被人,溺水于江中,更是由悲伤转为了愤怒。

有些计划矛盾的声音,也在此时得以散播。

“听说了,官家李煜和皇太后等人,都溺水身亡了。”

“到底是谁干的,如此残忍”

26ks

“还能有谁,肯定是大宋皇室,不想让李氏皇族的人抵达汴京去,如果去了,杀也不是,封赏也不是,还觉得是个大患,所以才暗中下杀手了。”

“大宋手段太卑劣了,竟然这样做”

“就是啊,不能投降宋国,他们都是虎豹豺狼,士兵多是是北周、西魏残存的胡人血统居多,看不上我们江南人,这是要杀人诛心。”

各种舆论在发酿,都对大宋充满了愤怒。

也有人趁机弄混消息,让百姓无从辨识真假。

“据说不是宋军亲自下手,而是吴越人干的,吴越与我李唐世代有仇怨,这次灭唐之心很浓烈,看到李唐皇族投降了,心有不甘,所以暗中下死后了,不想让李氏皇族北上汴京城。”

“有道理啊,很可能是吴越士兵下的手。”

一些南唐人都在讨论,显然都很愤怒,对李唐皇族的缅怀和哀痛。

这些消息迅速传开,在南唐许多城池州县内传开,各地对大宋、吴越的国的怨气很大,不少各地节度使和守军,决定要对抗到底,绝不投诚。

比如卢绛城破南下后,经过常州整顿,他率领部下攻占了歙州,其曾祖父卢肇在歙州做过刺史,留有贤声,因此他在歙州颇得民心。

卢绛就在歙州派遣信使前往各个地方,告知四方南唐还有歙州,势要为皇室复仇,对抗大宋的入侵。

于是,这个形势,逼迫曹彬、潘美等人,被迫在金陵等地驻扎,无法班师回朝,而是要部署,与剩下的南唐将领占据的城池,进行征讨了。

汴京城,大宋皇宫。

赵匡胤得到这个消息后,像是震惊,而后是震怒。

他在金銮殿上,得知这个奏折后,当场拍案盛怒,大发雷霆。

“真是废物,连人都保护不了,这个杨收,该杀”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莫名其妙,直到奏折穿越下来,让赵普、赵光义、楚昭甫、薛居正等人看到后,也是面色大变,心中复杂。

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人直到内部实情。

他们不知道,是杨收真的没有保护好,酿成大祸;还是官家暗中下的命令铲除,在此演戏;还是被其它敌国落井下石,挑拨是非,给大宋上眼药。

总之,这件事变得扑朔迷离,非常复杂。

赵普站出来表态道“官家,此事牵扯到唐国李氏皇族上百口的性命,若不调查清楚,或是有适当理由,可能很难平民怨,到时候唐国的子民,说不定会因此抗拒归顺大宋,誓死反抗到底,实在不妙。”

赵匡胤点头说道“不错,朕也是这般想的。此事,除了杨收保护不周外,更是有人针对,设此杀局,必须要调查清楚,还我大宋一个清白,否则,这个屎盆子扣上了,影响我大宋威严和仁政,会让蜀国、北汉、南汉等国心怀畏惧,不利于大宋统一天下。”

“官家圣明,当调查真凶”

“必须调查幕后凶手,还我大宋清白,解除信任危机。”

一些官员听着赵匡胤的话意和表情,似乎不时官家下的命令,这是另有他人,因此,才敢陆续表态了。

赵匡胤扫视一周,对着赵光义道“这件事,交给开封尹光义去做吧。”

赵光义愣了一下,没想到调查李氏皇族遇害这件事,被交给他了。

不过,此时不是推卸的时候,当即走出班列,拱手道“臣,接旨。”

赵匡胤微微点头,宣布散朝。

赵普看了赵光义一眼,以前亲密无间的状态,此时已经有了一些隔阂。

毕竟,二人代表了不同的利益团体。

赵普已经是宋国的宰相,去年乾德二年,就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在他任相后,赵匡胤把赵普看作左右手,大小事务,都向他咨询而后决断。

而赵光义同样是赵匡胤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