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献丹(2 / 3)

诸天从心录 知余乐 5059 字 2个月前

汐之中灰飞烟灭。

这爆炸声之响,几乎整个京郊都听得清楚,就连京城之中都隐隐有所耳闻,尤其是某个寺庙里,三个突破先天境界的宗师。enxuei

“阿弥陀佛。”道衍和尚姚广孝听着这声“旱雷”不由得念了一声佛号,就连张三丰也跟着念了一句“福生无量天尊。”

而一边的朱瞻尘看了两个老头一眼,便垂首而坐,一言不发。

本来他们三个炼丹是想论道的,但是后来他们发现了外面的探子,甚至于发现了外面那个探子身上和朝廷那位先天宗师的内力属性相似的内力,很明显,那股内力来自于葵花宝典。虽然那位宗师临死前,曾经留下了传承,不过他后来留下来的传承就很符合武者修行的进程了,从无属性内力炼起,按部就班的突破到先天宗师境界,可以“割以永治”,也可以“不割”,接着内功磨砺心境。

而当年朱允炆联合少林一同布下来的坑华山派的葵花宝典本就是残卷,前言不搭后语,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华山派的精英弟子背下来之后竟然出了岔子,一点也对不上,从而产生了“剑气之争”。

真正的无副作用的葵花宝典只有朱允炆手里有,那个临近宗师境界的顶级武者也必然是朱允炆派来的,而且还是朱允炆的心腹。

于是,三个人将计就计,由道衍和尚动手诱惑那人出手偷丹,而张三丰和朱瞻尘只不过是没来得及阻止而已。

至于后来朱允炆失了智,居然也不顾危险,不让人试毒直接把药吃了,那同样也是道衍和尚的手笔,这个黑衣宰相正面打架的手段不多,但是暗中搞事的手段却是不少。

当年朱棣打到京城,那位主动帮他们开门的小将军就是道衍和尚的手笔,不过是放大了人心里的恐惧,贪念,再加上适当的劝说而已。

不过也是当年那位小将军年轻,若是一个跟着朱元璋打天下老将军在此,估计就不会这么轻松了。说不得还得朱棣亲自上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

直到前些年从朝堂之上退了下去,这才心中有所感悟,境界有所突破,这些手段都是这些年境界突破,隐隐约约对自身有所明悟之后才修行出来的。

这次出手灭了朱允炆主要是防止朱允炆东山再起,想要彻底将朱允炆的事按死,省的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的地位再次被动摇。

就算是再起扰乱,那也应该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与朱高炽之间的事了,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的功绩总是不会被埋没的,不会被打成叛党逆贼之流。

至于张三丰,刚才也只是想要随手留下一步棋而已,没想到居然真的将军了,这可真真的是撞了大运了。

作为如今时代的道门魁首,张三丰身上可是肩负着道门的荣光,哪怕他喜欢“上善若水”,喜欢“无为无争”,但是坐在这个位置上,他也不得不为了道教考虑。

佛道之争延续千年,如果佛门真的借着朱允炆上了位,那他这个道门魁首绝对得不到好,尤其是他这个道门魁首还是少林寺武僧出身,从佛入道在百姓看来或许无所谓,在佛门不得势的时候或许无所谓,但是一旦佛门得了势,必然会打压道门,他这个道门魁首,佛门叛徒一定会首当其冲,受到最为强烈的打压。

如果他是楼观道,龙虎山那种千百年的大势力也就罢了,如今武当山虽然名为六大派之首,但是比起少林,比起龙虎山,楼观道等古老的佛、道两家传承来说还是年轻了一些,底蕴少了一点。如今武当山厉害,完全是靠着他本身坐镇,一旦他离开了,在这个内力越来越不好修行的时代,没有新的东西出现,武当山估计就会成为江湖中人眼中的大肥肉。

所以,打压少林寺,打压佛门这是必须要做的,而想要打压他们的崛起,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搞了朱允炆。

之前他还以为那虽然是建文帝的心腹,但是不至于真的把东西献上去,没想到

至于为什么他们都知道,刚刚那一手炸死了朱允炆,那是因为皇朝的气运反噬已经来了,他们三个人是一个也没跑了。

朱允炆虽然不被朱棣承认,但是毕竟是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亲自下旨封的太孙,记录在史书之中。而他继位也不是杀了朱元璋上位,而是朱元璋寿终正寝之后,朱允炆以太孙之身继位的。

这是符合人道运转,天道运转的,甚至于登基大典,祭天,祭祖先的仪式都是完完整整,没有任何缺失,大臣认可,百姓认可,皇亲认可。所以,虽然朱棣不认,但是朱建文是正儿八经的大明朝第二任皇帝。

虽然后来被朱棣搞了下去,流亡在外,但是身上还带着传国玉玺,带着朱元璋封他为太孙的圣旨,甚至于还有朱元璋的私印,以备东山再起。

就凭借着这几件东西,朱允炆身上就凝聚着整个大明朝的半数气运,也就是这些年朱棣多次北征,从北元那边得了不少气运,再加上朱高炽仁政爱民,得了民心,又汇聚了不少气运,这才坐稳了朝廷。

不然,朱允炆早就可以带着手下班底在大明朝各个角落里搞事,把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