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八章 客栈掌柜(2 / 3)

男子姓冷名杉,头束髻冠,天庭饱满,眉目深刻,微微蓄须,身着丹青交领宽袖长衣,尽显文士风范。

一举一动间,一丝不苟,气态从容。

与这样的人相处,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收敛起随性散漫,却又不会觉着太拘束。

简而言之即是“舒适”二字。

三年来,孤心魂只同冷杉见过两面。

且因对方行程紧凑,每每只能安排出不到一个时辰功夫来与他们接洽,红尘客栈一方主要由宁逍遥作代表与之长话短说,这回当真是破天荒头一回有相当充裕的时间进行详谈了。

只可惜为掩人耳目,有且仅有一人能当这幸运儿。

若非作为一帮之主的宁逍遥担负要事,还轮不到孤心魂与之一见。

显然,要见冷杉一面并不容易。

光是其明面上的身份便非同一般。

曾为太子少师,现任吏部侍郎兼姑苏巡抚。

根据朱家中州官制,太子少师为从一品官职,吏部侍郎则是正二品。

冷杉可谓年少得志,在没有任何势力背景的支持下便无比接近一朝权力中枢。

怎奈未能随着太子登基再进一步,反倒失宠退居吏部,令人唏嘘。

不过彼时朝堂诸公倒没因此便看轻了冷杉,皆认为其未来发展不可限量,毕竟这位吏部侍郎还兼有个巡抚职位,应算是朝廷能够补偿的最大恩惠了。

可这些年看下来,真是不过尔尔,所谓姑苏巡抚更像是聊以慰藉,冷杉的官运已是到头了。

朱家中州所设巡抚一职,初为督理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后偏重军事,再后来兼有一州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职权之重无与伦比。

但如此设职,便与各州原负责民政、财政的布政使司,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司负责军事,负责司法的提刑按察史司,存在直接矛盾冲突。

为此,朝廷干脆让一些巡抚专职处理地方事务。

中州三十六州,共有巡抚三十名,一般边关重地为专职常驻,又称镇守,其余则是兼任。

要是兼任别州巡抚,冷杉或许还有出头之日。

好死不死撞上了姑苏

姑苏文治有他的老前辈,曾为先皇少师的王行义。

武功有唯一还在其位的,护国五虎将之一,梁飞雄。

剩下一个余规,名头稍逊,却也在中州大半官场不落铁面判官之名。

三个老王八,没一个省油灯。

相互制衡十余年之久,对内,朝廷各方看着都安心,对外,没人敢说不放心。

本以为来了个小屁孩,三个足当冷杉爷爷辈的老家伙会有爱幼惜才之心,甘愿退居幕后各扫门前雪。

没成想,三方都没把这位“姑苏巡抚”给放眼里。

给个闭门羹吃是家常便饭,便是接见了对方,也仅是吃喝玩乐伺候,不谈任何公事。

所幸这巡抚大人也是个好脾气,不吵不闹,连个屁都不放。

每次下姑苏,都是动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办事,而后就灰溜溜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就是平民百姓们听了也会觉得怪可怜的。

当然,姑苏本就相对安定,不需冷杉来多费事,不然其他各方可不会轻易放过打压异己的机会。

再怎么说,这位子或多或少都能捞着不少油水。

也不是各方没有动过争夺这块香饽饽的心思,只是稍一运作,才发现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闹到后来,大家才明白,越是大家都想要的,就越是不容易得到,相互间全存在竞争关系。

一切也就保持原样,便宜了这位年轻巡抚。

大家心底里的郁闷无处发泄,便只能宣诸其他渠道了。

比如将冷杉称作是“低调巡抚”,寓意是全中州最低调的巡抚。

实则是讽刺其为全中州最窝囊、最废物、最百无一用的巡抚

冷杉自然对此一笑置之,到底是得了便宜的人,不能瞎卖乖,拉仇恨不是

后来,朝廷各方也只能慢慢接受这个现实。

不接受的就换个思路,不再想着把冷杉给摘除,而是拉拢。

最终,还是同在吏部、多少沾点香火之情的俞家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成功笼络冷杉后,俞家曾为之大摆筵席。

冷杉亦不负所望,投桃报李,给俞家带去了相应的便利和回报。

如果冷杉至始至终都只是个朝廷官员倒也罢了,俞家算是有投资有回报。

可俞家若是知晓冷杉坐在孤心魂面前的另一个身份,恐怕肠子都会悔青了。

正因俞家的青睐,冷杉才得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各方耳目,形成灯下黑的局面。

才能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中州朝廷及江湖间的局势中,乃至将目光投放到番邦动向上。

才成了最早为中州未来布局落子的幕后执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