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回家(1 / 2)

“首长”参谋长想了想,就对首长说道“经过这次战斗,我看鬼子已经盯上独立团了,尤其是小东北,咱们往后可要谨慎一些”

接着参谋长又说了句“要不,咱们把小东北调到总部来”

首长摇头道“这不对嘛小东北要是没在部队里,能想出子弹雷、跳雷这些东西来能想出三三制这些战术来要是想不出东西,就浪费这个人才喽”

首长这想法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说不对吧,这些装备王学新作为一个现代人早就知道,当然能想到。

问题就是

如果把王学新不知道八路军在战场上会碰到什么困难,就不知道哪些装备合适哪些装备不合适。

比如五零小炮、子弹雷、火箭筒等,都属于这情况,这是碰到具体困难时才能想到的。

正所谓“灵感来源于实践”,如果把王学新调到总部关在办公室或是呆兵工厂里面对一堆机器,还真就没法这样知根知底根据实际情况研发出八路军真正需要的装备。

参谋长想想觉得也是,但又觉得老是让小东北上前线太危险,于是就建议道“要不,咱们把独立团调到二线,太危险的战斗就没必要让独立团上了。这个团就给小东北激发灵感用,偶尔打些没有太大风险的小仗,搞一些新战术训练或者试用新装备”

首长略一思考,就点头道“没错这么搞可以尽可能减少小东北上战场的风险。李云龙那可能会因为没仗打不乐意,但是,只要有新装备给他用就没问题了嘛”

于是李云龙就接到一个命令,全团往一个叫三家店的地方转移。

李云龙初时还不知道这地名,兴匆匆的在地图上找了一会儿,然后脸色就沉下来了。

赵刚问“咋了跟被人抢了两车弹药似的”

“可不是吗”李云龙指着地图回道“你看看这三家店是什么地方”

赵刚顺着李云龙指的位置一看,然后就明白了。

不是说这三家店不好,而是这三家店太好了一个距离前线足有三十公里的地方。

确切的说是,是距“弹性防御”的反攻线三十公里。

这位置不用想,肯定是二线,甚至可能增援的任务都轮不到独立团。

李云龙马上就嘀咕开了“老赵,你说这首长是咋想的眼看前线就有好戏看了,咱们独立团又刚打了个大胜仗士气正旺,不但不乘热打铁还乘火打劫”

“你等会儿”赵刚打断了李云龙的话“什么乱七八糟的,哪乘火打劫了”

李云龙咧着嘴回道“咱们现在正火热着,上头还在这会儿劫上一道,这不叫乘火打劫又是啥”

赵刚哭笑不得,还有这么用这成语的

都怪自己平时跟李云龙说话时常用成语却又没跟他说明白意思,这家伙一知半解的以为是那么回事就用上了。

赵刚无奈的摇了摇头,又看了下地图上的三家店,若有所思的说“老李,咱们只剩下六百多号人了,许多战士还负着伤,再加上刚从鬼子包围圈冲出来个个累得够呛,拉到二线休整一下补充点兵源也没什么不好现在就拉上去打硬仗,你想战士们能受得了吗”

李云龙一想觉得也对,于是就点了点头闷声不说话。

他隐隐感觉这一回独立团不像拉到二线休整那么简单。

因为往常就算休整,也没拉到三十公里后这么远八路军行军靠两条腿,三十公里是一天的行军距离,不像顽军、鬼子那样乘着汽车不到一小时就到。

所以,这不就有点长期在二线放羊的味道吗

但愿不是这样。

不过想归想,李云龙还是只能命令部队朝三家店开进。

由于汽车和物资还在独立团手里,独立团当天下午就赶到了三家店。

王学新站在汽车上,老远就看到村口打着一道横幅“欢迎独立团凯旋归来”。

独立团的车队一靠近,公路两侧的百姓就放起了鞭炮,然后又是敲锣又是打鼓的夹道欢迎,不时还有人拿出镘头和水煮鸡蛋递向汽车上的战士们。

汽车放缓了速度,战士们不断朝两侧的乡亲们挥着手,甚至还有许多战士探出身子与老乡握手。

正抱着枪窝在汽车角落睡觉的梁贵生被吵醒了,他睁眼往两侧望了望,然后就激动的问“这,这是哪咱们到哪了”

二排长梁贵生因为昨晚的战斗一夜没合眼,成功突围后就困得睡死了过去,直到这会儿才醒,所以不知道情况。

“排长”有战士回答“这是三家店”

“三家店真是三家店”梁贵生立时就瞪大了眼睛。

“咋了”王学新有些疑惑的问。

“连长”梁贵生红着眼说“这是俺家,俺到家了”

接着梁贵生就探出身去冲着一名大婶挥着手叫道“牛婶,俺大还好吗”

大婶愣了下,然后就反应过来,在人群中回应道“哟,是贵生啊你大好着呢,天天念叼着你,担心你在哪打仗呢,这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