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运城(1 / 2)

独立团团部和总部两地同时讨论“该换什么”这个问题。

原因是赵刚觉得这事不是他们能决定,应该向总部报告让首长决定。

不过当然,他们几个也不是把皮球踢出去就算的,团部自个也展开讨论。

李云龙把龙门阵一摆,乘着这机会又把酒给倒上了。

“来来,满上满上”李云龙一边给王学新倒着酒一边笑呵呵的说“小东北,有件事你可得记着,这事千万别让那什么湿金”

“斯金奈”王学新说。

“对对对,就是斯金奈”李云龙收过酒瓶又给赵刚和自己满上,说“洋鬼子取的名儿还真他娘的麻烦,一会儿湿金一会儿克夫的,就不能取个简单好记的”

赵刚笑道“你那是土包子进城不识货,人家洋鬼子都这么取名”

李云龙端着碗狠狠的闷了一口,摇着头说“老子管他们取什么名呢,还不是一个个求着咱们要东西对了,刚才说哪了”

然后就“哦”了一声,说“这事咱们得先说好了,不能让洋鬼子听到风声,否则他们准得插一脚”

“必须不能让洋鬼子知道”王学新点头赞同。

这事王学新比李云龙清楚。

李云龙只是以为鹰酱知道这事就会以“空心装药”技术为由分一份好处。

但实际上

此时鹰酱虽说也在援助毛熊,但在技术层面却十分忌惮毛熊。

所以,要是知道这技术会转到毛熊手里鹰酱估计就会对八路军施压甚至中止合作了。

赵刚很有信心的说道“这方面就交给我了,我会把保密工作做好。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说说如果这生意成了,咱们该换些什么”

“那还用说”李云龙大手一挥,回道“当然是粮食啊,今年粮食虽然有收成,但一估算,这粮食只够吃三个月”

李云龙伸出三根手指在两人面前挥了挥“只够三个月,接下来又得等来年丰收,谁也不知道明年会咋样,没粮食这心里虚啊”

李云龙这话没毛病。

在粮食面前,什么枪啊子弹的都是浮云。

军民得吃饱饭啊,都饿死了让谁扛着枪打仗去

不过李云龙这思维层次就有点低了。

或者也不能算是层次低,而是穷苦人家从小就是饿着肚子长大的,最关心的就是吃饭问题,这种危机感和恐惧感是与生惧来的。

“我说老李”赵刚反对道“吃饭是重要,但咱们这不是种着红薯吗虽然粮食只够吃三个月,但咱们省吃俭用再配着红薯高粱,另外再有中储券从鬼子那买粮,还能过得去”

顿了下赵刚又补充道“再说了,今年咱们部队大面积开荒种地,耕地与往年比那是翻着倍了,还自个养猪、种菜、种棉花等等在这情况下咱们还换粮食,我觉得不划算”

在这方面王学新赞成赵刚的看法,八路军的粮食虽说没有太多的富余,但基本的温饱还不成问题。

又由于八路军大面积开荒种地,明年的大丰收指日可期。

不过说到明年的粮食问题,王学新就想起一部描写明年河南灾情的电影那说的是河南,也就是黄河以南顽军控制区。

这灾情可以说是天灾也可以说是人祸。

说是天灾,河南明年春天起就大旱,接着夏收就不足往日的两成,到了秋天紧接着又来了一场遮天蔽日的蝗灾。

说是人祸,则是顽军尤其是第一战区司令也就是“贪腐将军”不顾灾情依旧征粮征兵,甚至挪用大批赈灾钱粮等。

其结果就是受灾上千万人,其中300万人饿死。

这事虽发生在顽军控制区,但王学新认为八路军也应该做些准备。

李云龙听着赵刚的分析觉得有理,他咕噜咕噜的喝了几口酒后,就说道“如果不换粮食,那就不用想了,咱们肯定得换枪换子弹”

赵刚笑了起来“我还说你有什么好主意呢,就是一根筋的缺啥就想换啥”

“可不就是缺啥换啥吗”李云龙反驳道“我说老赵,你难不成还会跟人家换不缺的那不是犯傻吗”

赵刚没好气的回答“咱们缺的东西可多了。枪和子弹这些玩意,小东北都从洋鬼子那换了生产线,第一批生产线后天就到西安,咱们可以自个整,你这还急着换”

李云龙想想也对,然后就迷糊了“那换点啥好”

李云龙打仗或许是把好手,做生意也行,但长远的战略规划就差了些。

王学新想了想,只说了句“团长,政委,我寻思着咱们应该计划计划,看看打运城需要啥咱就换啥”

赵刚和李云龙不约而同的朝王学新投来吃惊的目光,这家伙还在想着打运城

另一边,首长和参谋长也在进行着同样的讨论。

参谋长在笔记本上列了个清单,粮食、装备,还有即将送来的生产线等等。

李云龙说的是话糙理不糙,参谋长也认为最缺什么就换什么。

只不过参谋长更严谨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