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专业(1 / 2)

佩里斯校是鹰酱国防科技及研究局的科长,他负责防空方向的装备研发这是鹰酱军备研发的特色,他们一向认为专业的事就要由专业人员做,这样才能做得比别人更出色,因此鹰酱的研究科目分得很细。

一直以来佩里斯校也坚信这一点,但今天却让他感到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华夏的一名普通军官,据说只是个营长,提出了一个比他们这些专业人士专业得多的概念近炸引信。

此时佩里斯校的研究所已忙成一团,下属研究员正在紧急搜集资料并拟定新型高射炮炮弹的研发团队很明显,这种引信需要雷达和炮弹设计两方面的人才合作研发。

助手戴维斯匆匆赶来,说“校,许多人认为这方案并不现实,我们还没做到雷达小型化,现在却要将其塞进炮弹的引信何况雷达成本高昂,这样生产出来的炮弹造价很可能是普通炮弹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我知道它造价更高,少校”佩里斯一边迅速签署着文件一边打断了戴维斯的话“但这仅仅只是造价的问题你以为它的造价是普通炮弹的十几倍,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十几枚普通炮弹取代它”

佩里斯将签好的文件递回给副官,抬头对戴维斯说道“不,戴维斯你还要考虑到战场的时间损失,普通炮弹的命中率只有两千分之一,如果这种炮弹能将命中率提高到一千分之一,就意味着我们成功了。因为我们的军舰很可能还没打出两千发炮弹就被敌人飞机的炸弹击中了,但我们用了这种引信后却有时间打出一千发炮弹把它炸成碎片”

说着佩里斯走近了一步直视戴维斯的眼睛“现在,你再试着计算一下成本然后告诉我答案”

注实测近炸引信的命中率提高了四倍,也就是平均500发炮弹能有一发命中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佩里斯说的对,战场时间远比炮弹的成本重要得多,尤其是防空炮弹。因为敌人飞机轰炸的往往是有价值的目标,这时的时间就妥妥的代表着生命和财富,其价值要远高于炮弹。

佩里斯甚至认为,如果鹰酱早些研发出这种炮弹,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就不会在珍珠港被鬼子击沉,就不会有那三千多人的伤亡。

但是,就像所有超前的装备都会有人提出质疑声一样,这款创意十足的新型炮弹也有许多人反对,他们认为炮弹就应该是一种数量化的东西,与其耗费大量资金研发这种炮弹,不如为防空部队多配几门炮或者训练炮手的素质。

佩里斯轻轻摇了下头,暗道这群目光短浅的家伙,连华夏八路军的一个营长都不如。

戴维斯似乎被佩里斯这番话给说服了,不过他推了推眼镜又问“那么,雷达小型化的问题”

“告诉我,戴维斯”佩里斯再次打断戴维斯的话“一发炮弹射向目标需要多少时间”

戴维斯愣了下,回答“我不确定,校半分钟,或者一分钟”

戴维斯是以高炮初速和射程估算的,比如1高射炮,射程19公里初速823米\秒,很容易得出炮弹飞完射程只需要23秒。

但因为这是初速,它在空中飞行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速度会逐渐变慢,于是大概需要半分多钟。

佩里斯又问“那么,高射炮的杀伤半径是多少”

“三十米左右”戴维斯回答。

注弹片对人的杀伤半径与对战机的杀伤半径不一样,弹片在五十米外对人都有杀伤力,大口径的炮弹的杀伤半径甚至能到百米之外,但对战机并非如此。不过也不一定,比如高射炮在战机前方爆炸,弹片与战机相向而行威力就会大得多

佩里斯点了点头“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这个雷达,它只需要工作一分钟左右,且功率大概能探测一百米”

“一百米”戴维斯吃惊的问“为什么是一百米”

工作一分钟他能理解,但如果只能探测到一百米

“你这个傻瓜”佩里斯解释道“它不需要射出炮膛那一刻就捕捉到目标,我们的高射炮会朝目标发射许多炮弹,这些炮弹有些能进入敌机百米范围有些不能。凡是超过百米的,就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炸与不炸都不能对敌机构成威胁,但炮弹一旦进入百米范围,引信雷达就能发挥作用,明白我的意思吗”

戴维斯这下是彻底明白了,引信雷达的探测距离的确只需要一百米,因为它发射出去后实际是在搜索是否有目标进入自身一百米范围而不是在十几公里外锁定目标如果像普通雷达一样要求十几公里外探测目标,这就不可能小到能塞进引信。

所以,这种雷达只需要工作一分钟,探测距离又只需要一百米,小型化的确不是难事。

“当然”最后佩里斯又补充了一句“它应该要有自爆功能”

戴维斯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万一始终没有目标进入其一百米范围而导致其未成功引爆,炮弹就有可能落回地面被敌人获得,这是军方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佩里斯最后下了结论“不要再在这个问题浪费时间,我们需要的是把这东西造出来,越快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