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雷达和拉5(1 / 2)

考虑了一会儿,王学新就说道“要不这样,来蒙诺科夫同志这事事关重大不是我能下决定的,但是,我们可以初步定下交易方桉各自请示上级,你看怎么样”

“当然”来蒙诺科夫想也不想就应了下来,王学新的提议正符合毛熊的要求,因为毛熊就是要快,否则这谈判那谈判的随便拖上几个月,汉斯那又发起新的进攻了。

别看此时毛熊已经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毛熊的军队在大规模的反攻中再次陷入困境,甚至重新上演了大部队被汉斯军队包围歼灭的惨状。

这与毛熊指挥官大多经验不足有关。

毛熊优秀的、有实战经验的指挥官大多都在大清洗中被“清洗”掉了,剩下的指挥官要么是愣头青要么就是政治挂帅的马屁精,像最高副统帅和总顾问这样的军官可谓是凤毛麟角。

指挥经验不足存在的问题,就是“胜必骄败必馁”。

当汉斯进攻莫斯科的时候,他们从上到下都认为毛熊守不住莫斯科,于是普遍弥漫在一种消极的气氛中,好在毛熊的普通士兵及基层指挥员还有相当的士气,再加上天气加成,这才堪堪挡住了汉斯的进攻。

而当汉斯进攻失败从莫斯科溃退时,这些没经验的指挥官又开始狂喜了,以为此战大局已定能一口气将汉斯赶出国门甚至打到汉斯本土,于是不顾一切客观条件命令部队胡乱追击,碰到敌人阻击就是冲锋、冲锋再冲锋,即便是冬去春来毛熊的冰雪消融到处都是沼泽的地形也不例外。

结果这种不理智的追击却给汉斯稳住了阵脚并开始谋划下一次进攻。

毛熊几乎可以确定下一场大仗不可避免,他们只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因此,他们也急于得到八路军这种被称作“高火”甚至是x1的装备。

而且“高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毛熊与汉斯在航空兵上的差距。

x1可以帮助毛熊航空兵转败为胜争夺制空权。

两者都是毛熊迫切需要的。

王学新想了想,就说“这样吧,我们初步把交易定成两个方向一百枚x1用来换雷达生产技术,包括生产线、工人、技术员、维修人员、配套雷达兵等等”

王学新把目光投向了来蒙诺科夫,如果他不同意的话接下来就没必要谈了。

来蒙诺科夫迟疑了下,这价格的确不低。

这不只是机器的问题,还有工人、技术员、维修人员这些人才。

要知道此时的雷达可是高新技术,这些人才也都是毛熊急需甚至可以说是奇缺的。

否则,毛熊也不至于投入莫斯科保卫战的雷达只有五部,其中还有两部用于八路军的预警。

但来蒙诺科夫也仅仅只是迟疑了一下,然后就点了点头“没问题,我认为这很合理,我相信上级会同意的”

毕竟这可是x1,一种能挂载在飞机上追寻目标的x1,如果毛熊能把这套系统用在rs82上,那就可以在空中与汉斯一较长短了”

王学新之所以会提雷达这种看似并不重要的东西,是因为如果要与鬼子争夺制空权的话雷达这玩意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方面,“高火”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同雷达结合,如果没有雷达技术,“高火”永远也不可能发展成实际意义上的导弹。

见来蒙诺科夫答应了,王学新就问道“你们现在最新型的战机是什么款式”

来蒙诺科夫一愣,然后回答道“应该是拉3型战机”

来蒙诺科夫这是留了一手,目前的确是“拉3”型战机,因为“拉5”还未服役,它才刚试飞成功正紧急投入批量生产。

王学新其实是知道这一点的,“拉5”战机是首次参战是几个月后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所以来蒙诺科夫这话也没毛病在战场上的空军主力的确是“拉3”。

王学新笑了笑,说“来蒙诺科夫同志,我希望你明白一点,我们的高火可是现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新装备,即便是鹰酱也没有,半个小时前,鹰酱的孙尔威还在跟我讨论高火交易的问题。我想,他们会很愿意甚至是迫不及待的希望用霍克81的生产线来交换高火,如果你们想用拉3这种落后的机型来交换高火那就太没诚意了”

“不不,王学新同志”来蒙诺科夫赶忙说道“我们有比霍克81更先进的战机”

“是吗”王学新一脸怀疑的望向来蒙诺科夫。

王学新其实是明知故问,他一直都知道毛熊有先进的战机毛熊在科技和装备上一点都不输汉斯,坦克有t34、炮兵有“喀秋莎”,战机有“拉5”、“拉7”,都是能与汉斯匹敌甚至超过汉斯的装备。

毛熊之所以打得这么狼狈,从始至终都是因为自身军队的问题战术僵化、指挥官素质太差、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等等。

王学新这么一问,来蒙诺科夫就急了“当然,王学新同志我保证”

“你无法保证,来蒙诺科夫同志”王学新打断了他的话“你我都知道,这可不是小事,是不能用你一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