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宜昌1(1 / 2)

对于习武这件事, 江凝紫可能无法成为一个很好的老师,但她一定是这世上最好的陪练。

只要你是她诚心以待的朋友,只要你真心想要学习武功, 那么她一定会以足够的耐心和认真对待和你的每一次交手。

长江之上, 一条窄船极速掠过江面, 超过河道中的诸多船只。

诗仙李白有诗云“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说的便是坐船顺着长江江水一路东流, 轻飘飘地行过千山。

李白所乘之船的船家并非好手, 行船之速便已如此。何况独孤一鹤为她们请来的是驾船的行家里手, 快网张三。

他的船看起来又小又破,驶起来却极为平稳, 用如履平地四字形容恰如其分。

第一次坐船的苏樱在船上被江凝紫指点内功和掌上功夫, 就没有丝毫的不适。

苏樱缺的从来不是什么武功秘籍,魏无牙留下的、萧王孙赠予的, 拿出来只会让江湖人疯抢。

同样, 她也不缺内力,江凝紫之前给她的朱果, 虽然没有经过炼制,很多效用都已流失, 但是蕴藏的内力还有部分被她吸入体内,学了内功心法, 就能发挥作用。

这般说来, 她一直缺的就只有学武的兴趣。

是的,学武这般辛苦和劳累, 从来都不是她喜欢的事。

若论苏樱的优点和本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但说起她的缺点,懒这一个字就足以概括。这是连她自己都不会否认的事。

张三很会捕鱼, 便是在急流的长江中,他手中的渔网一撒,再轻轻一提,鱼儿便已上钩。这是他几十年生活在长江中练出的本事,别人是学不来的。

船在宜昌靠岸,张三邀请她们吃自己做的烤鱼。

张三的烤鱼技术,比他的捕鱼和驾船技术还要出名。能得到他的邀请,吃到他亲自捕、亲自烤的鱼,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显然江凝紫和苏樱就得到了这份荣幸。

张三在岸边生了火,用的干柴是他自己找的,篝火是他自己搭的,只有他自己清楚,怎样才能将鱼烤的最好吃。

这是他专业领域的事,别人都插不上手。

张三的话不多,他烤鱼的时候更是一句话都不说,眼睛只有他手中的鱼。

苏樱对他烤的鱼其实兴趣不大,只是想为自己找个理由,和江凝紫多呆一会儿。是她自己说要在幽谷好好闭关修习武功,临了她又舍不得。

张三的安静,苏樱很满意。她靠着江凝紫坐下,把玩着她的右手,心中满足。

张三的第一条鱼烤好了,他递给了苏樱。

苏樱接过鱼,对他道谢。他们一路上基本上没有说过话,也不知她是怎么入了张三的眼。

“十几岁开始练武虽然有些迟了,但是以你这份心性,将来一定大有所成。”比苏樱年长许多的张三鼓励道。

一路上苏樱都在认真地练功,张三没有打扰,但已将一切都在眼里。

张三的武功不弱,他可能无法与他的朋友楚留香相较,但在江湖上也是一把好手。

他这人做事注重的就是“专心”二字。他常说,正是因为专心,他烤的鱼才会比别人烤的好吃。

当然,他的专心不仅体现在烤鱼一件事上,只是他烤鱼的天赋最高,所以烤鱼这件事最为出名。

他是这样的人,所以他最欣赏专心的人。

“谢谢”苏樱真诚道。

其实不用张三鼓励,苏樱也知道自己一定能大有所成,但是她感念这个相处不过几日的人的鼓励。

张三开始烤第二条鱼,他这人的专心也体现在,一次只烤一条鱼,努力让一条鱼的美味发挥到极致。

烤鱼的香气随着风飘远,一位戴着顶笠帽的白发老翁领着他的孙女在江凝紫和苏樱对面坐下。

他的孙女与江凝紫和苏樱年纪相仿,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她们,眼睛在看到细细品尝烤鱼的苏樱后,流露出惊叹,像是在说,怎么会有这么美的仙女。

苏樱注意到她的目光,抬起双眸,对她点点头。

“鱼烤好了。”张三说完将烤好的第二条鱼递给江凝紫。

烤鱼的香气令白发老翁的鼻孔微动,他赞道“张三,你烤鱼的本事又进步了。”

张三侧头看了一眼白发老翁,才注意到他的到来,“多谢史前辈,这就给你和云姑烤鱼。”

“谢谢张三叔”云姑笑道。

说完,她凑到苏樱身边坐下,对她和江凝紫道“我叫史蜀云,叫我云姑就好。你们呢”

“江凝紫。”

“苏樱。”

史蜀云笑了,两颊露出深深的酒窝,酒窝里藏着纯澈的酒,让人一看便醉了,“你们的名字可真好听。”

她说得真诚极了,让人一听便知她说的是真心话。

史蜀云说话带着一口川音,江凝紫和苏樱在蜀中呆了许久,听着习惯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