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恃才放旷!(1 / 2)

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任谁都懂,别在皇上面前展示你的聪明才智,否则你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人物。这个人叫做杨修。

杨修就是一个聪明人,但后来,他却被自己给害死了。

说杨修这个人,恃才傲物,几次三番不给曹操面子。

一天,左右请曹操去看刚刚为他修建的花园,看他有什么需要修改的。

曹操看完园内的景物,比较满意。

可是,当他走到大门口时,停住了脚步,并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头。同行不知为什么,只见他从侍从手中拿过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

在场的人都不知道丞相是什么意思,就去问杨修,杨修想了一下说道“门中加活字是一个阔字,丞相说门太宽阔了,应做窄一点。”

于是,工匠们按杨修说的把门改得窄了一些。曹操看后,十分满意,于是冲杨修神秘的一笑。

这一笑,很有深意。曹操留下这一个字,其实是要卖弄一下自己的才学,工匠们不解,随后自然会去请教丞相。

但是杨修卖弄,非要拆穿曹操不可。曹操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这笔帐,却记下了。

还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糖。

曹操在盒上写了“一盒酥”三个字,放在桌子上,让大家看,别人都看不懂什么意思,只有杨修看了以后,把酥糖盒打开,将酥糖分给大家吃了。

有人担心这样做会得罪丞相,恰巧,曹操从室内出来,见杨修分酥糖给大家吃,就说“为什么把我的糖吃光了。”

大家都为杨修捏了一把汗,只见杨修不慌不忙地说“丞相亲笔写了一盒酥,拆开就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我正在执行您的命令呀。”曹操听了后,就再也没有说什么了,只是哈哈一笑。

这又是一笑,但对杨修的恨意,却又加深了一层。

试想一下,曹操留下这盒子,其实就是要与众人分享的。等他来了,就会问我为尔等留下的酥糖,汝等怎么不吃啊

众人会说不敢,然后曹操就会卖弄一下自己的才华,说我这不明明写着吗一人一口酥。就是要分与众人的。

但是呢,杨修却恰恰太愿意耍小聪明了,于是接二连三的恶了曹操。

后来,自然故事还有很多,例如曹操本想以梦中杀来警戒大家,在他睡觉的时候,不要接近自己。但杨修偏要在大家的面前揭穿不可。

曹操“愈恶之”。

又有一次,杨修告曹丕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反被吴质用计陷害,曹操认为杨修是陷害曹丕,“愈恶之”。

而还有一次,曹操本想试一试曹丕、曹植的才干,可杨修偏要教曹植怎么做怎么做,结果被曹操知道了,坏了曹操的好事,曹操便再也忍不住了,杀杨修之心,愈盛。

但让曹操非杀杨修不可的,还是“鸡肋”事件。

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渊被黄忠所杀。曹操为了复仇,便亲率大军20万为夏报仇,不想迭遭挫败。

这天,曹操看到厨房送来的鸡汤,觉得目前的战局很像啃鸡肋骨,丢掉舍不得,要吃没什么肉。

此时,大将夏侯敦来请示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而答“鸡肋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听到这一口令,随即吩咐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敦惊问何故,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将要退兵。鸡肋,是要吃无肉,丢掉可惜。现在的战局也正是这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不如早归。我料定魏王来日必要班师,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时慌乱。”

夏侯敦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也收拾起来。曹操知道后大怒,以“乱我军心”论罪,将杨修处斩了。

其实,杨修说对了,其实曹操就是这么想的,但是他恃才放旷,每每不给主子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最后招来了杀身之祸。

而叶修文也一样,叶修文身为现代人,其智慧过于古人很多倍。

这正如一个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一般人看到的景色不一样一样。

试想一下,你站在都市的街道上,用你全部的目力去看,又能看到多远

但相比之下,你站在数百米的高楼大厦之上向远处眺望,那视野是何等的开阔

所以眼界不一样,一个人的智慧,也就不一样。或许让圣德皇帝在现代生活一段时间之后,他也能信手摘来,将面前的一团乱麻,理的清楚。

但不管怎么说,叶修文是不会如同杨修一样,将自己害死的。

眼见圣德皇帝冥思苦想,都想不出一个解决的方案。他不能一口说出。否则就显得圣德皇帝太蠢了。

于是,他在御膳房内转了几个圈子,这才故意一拍手道“皇上,微臣有主意了。”

“嚄,快快说来”圣德皇帝很高兴。

“容臣近前说话,”叶修文道。

“嘿,你这位叶大人莫非咱家还能成了奸细不成”一旁的于公公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