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 砸锅卖铁(1 / 2)

橙红年代 骁骑校 3949 字 3个月前

一连好几天。刘子光回家吃午饭的时候都沒见着父亲。母亲抱怨连连。说老头子好像打了鸡血似的。天不亮就出门。天黑才回來。嘴里唠叨个不停。全是陆厂长的事迹。那股兴奋劲。简直像个年轻小伙子。

“你爸年轻时候沒当过官。这会儿可过足了瘾头了。大车间主任呢。其实呢。连个党员都不是。还别说。一帮老党员还就听他的。”听着老妈名贬实褒的絮叨。刘子光也觉得有点意思。这个陆天明。蛊惑人心有一套啊。

“小光啊。你得空劝劝你爸。别那么卖命。累垮了身子还不是咱娘俩遭罪。毕竟年纪不饶人啊。”

刘子光赶紧说“沒问題。这事儿交给我了。”

傍晚六点。老爸从厂里打來电话。让家里预备一桌酒菜。要宴请几个老伙计。老妈又是一通抱怨。说冰箱里沒菜了。这会菜场又关门了。上哪里去弄酒菜。正巧刘子光回家。听到这话忙说“别愁。我來。”

刘子光一个电话打到和平饭店。安排了一桌酒菜。四个冷盘四个小炒。两个烧菜一份汤。都是那种份量很足的江北本地菜。外加一箱子淮江特曲。两箱啤酒。一条中档香烟。不到四十分钟就由面包车送了过來。菜都沒凉呢。

又过了半小时。就听到楼道里传來畅快的笑声。老妈过去开门。果然是老爸领着一帮工友回來。其中不乏刘子光熟识之人。比如贝大叔、邓云峰。当然也有不少是生面孔。看他们粗糙的大手。淳朴的面容。朴素的工作服。就知道是晨光厂的老工人了。

看到桌上摆满了酒菜。老爸觉得倍有面子。向大家介绍说“这是我儿子。刘子光。咱江岸区的人大代表。至诚集团的董事。”言语虽然刻意平淡。但是那股自豪劲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众人肃然起敬。刘子光却丝毫不敢托大。平易近人的拿出烟來散了一圈。叔叔伯伯大哥的喊着。给足了众人面子。

大家招呼刘子光上桌吃饭。刘子光也不客气。拿了双筷子就坐下了。但并不多话。也不吃菜。只是陪着大家喝酒。听他们兴奋的说着最近厂里的新闻。

陆厂长转业前是某部参谋长。人脉还是很深厚的。短短几天时间就帮厂里联系了一桩生意。据说能顺利拿下。至少小半年就不用愁了。现在面临的问題是。厂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太多。已经跟不上形势了。万一对方前來考察。那就泡汤了。

不过听工人们的口气。似乎信心满满。陆厂长已经去联系贷款的事情了。只要贷款一到。就能添置新的数控机床了。有了新机器。有了订单。厂子的明天就有了希望。

听到这里。刘子光却隐隐担忧起來。这些平头工人自然不会知道。这个节骨眼上要从银行里贷出钱來有多么的困难。现在全市银行都在全力支持李书记亲自主持的三个大项目。恨不得把家底子都掏空。这个当口去银行贷款。而且还是为这样一个频临倒闭的厂子贷款。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但是看到他们充满希望的脸庞。听到他们兴奋的对话。刘子光哪里忍心一瓢冷水泼过去。所以只是淡淡的笑着。附和着。

客人们终于酒足饭饱。满意而归。父亲将他们送到小区门口才回來。在这些工人面前。父亲俨然已经有些领导风范。但是在最亲近的人面前。还是说出了心底的担忧“陆天明急了。得罪了不少人。将來的路。还很漫长啊。”

刘子光劝解道“明叔是聪明人。做事步步为营。有理有据。不会有事的。”

市商业银行大门口。一脸失望的陆天明走了出來。门口两只巨大的石狮子将他的背影衬托的极为渺小。这已经是第几次被拒绝。陆天明记不清楚了。他只知道。自己精心准备的材料。打了多少遍的腹稿。都白费了。

工农中建。交通、招商。这些大银行都去过了。规模最小的商业银行也去了。贷款无一例外的遭到了拒绝。起初他很天真的想。象晨光厂这样的老牌国企。别人起码好歹会给些面子吧。哪知道竟然有些银行职员根本不知道有晨光厂的存在。更别说贷款了。

上午的时候。陆天明就去了国资委。想争取组织上的支持。毫无悬念的吃了个闭门羹。谭副厂长的表姐夫就在国资委当小领导。焉能不借着这个机会给这个不开眼的陆天明小鞋穿。

陆天明很不明白。为啥老国企反而成了后娘养的孩子。银行不是沒钱。他也听到传闻说大笔资金都涌到那三个合资项目上去了。现在全市都传的沸沸扬扬。说这三个项目建成之后会如何如何。但陆天明就是闹不懂。沒有强大的软硬实力和深厚的底蕴支持。光凭几座高楼。江北市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副省级城市。

望着天上白花花的太阳。陆天明觉得一阵眩晕。他想起了当年在西北戈壁滩上拉练的情景。当初的环境要比现在恶劣百倍不止。部队的人。哪是那么轻易被打倒的。他挺了挺腰杆。上了奥迪车。

这辆奥迪还是前任厂长留下的。24排量的a6 。沒出过力。保养的极好。本來已经封存在车库。为了装点门面才开了出來。司机小张是个下岗青工。本來帮人家开夜班出租车的。听说厂子要人才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