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8报告教官,我们不是狗屎!(1 / 2)

橙红年代 骁骑校 3837 字 3个月前

果敢街头遍布中文招牌的小电器行。手机店、五金杂货铺。看起來和国内小镇别无二致。一些三轮摩托簇拥在街头招揽着生意。涂着特区政权标记的皮卡车后面。懒洋洋的坐着穿绿军服的当地士兵。甚至连他们的单绿色军装都是国内采购的。看起來就像是若干年前的。

天边黑云滚滚。一派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暴雨又要來了。但是刘子光和李建国两人仍在不紧不慢的走着。偶尔有路过的带枪军人看到李建国都尊敬的喊一声教官。李建国则很从容的向他们点头致意。看來这个教官当得还算不错。

“那个姓安的为什么还呆在这里。不是说他受伤了么。”刘子光不解的问道。

“他走了。你怎么办。”李建国竟然來了这么一句。

刘子光一愣。随即明白过來。这个李建国可真够狠的。把安主任当成人质來确保自己的安全。这一招棋走的真是又狠又准。还不露马脚。反正天高皇帝远。这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是可以解释的通的。

“那现在可以放他回去了么。”

“他不走。”李建国说。

“为什么。”

“见了你就明白了。”

在郊外僻静处一座警卫森严的吊脚楼里。刘子光见到了传说中的安主任。这是一个和吴子恩有着诸多相同之处的中年人。面目谦和。很有亲和力。但是却又沒有明显的特征。属于那种丢到人堆里就找不到的类型。或许他们部门挑选特工的时候就是照着这个模板來选的吧。

安主任确实负伤了。但是并不重。脚底板被陷阱里的铁刺扎穿。已经包扎好了。但是行动还是受到一定影响。可以想象李建国是怎么背着他从茫茫大山里走出來的。光是这份救命之情。安主任怕是就要记一辈子。

李建国不善言辞。安主任倒是个口才很好的人。滔滔不绝的向刘子光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在称呼刘子光李建国他们的时候。安主任总是习惯性的说“你们总参”如何如何。事实上李建国以前是狼牙大队的高阶士官。这一点也沒有隐瞒安主任。所以刘子光也懒得纠正他。

“这次要不是你们总参的人出手。损失就更大了。这次我们面临的任务很棘手。情况错综复杂。涉及到好几个国家的情报机关。起因是这样的。在我国境内西北某地从事分裂行动的恐怖组织ti。遭到重创后企图逃出境外。向他们伸出援手的是东亚某国情报机关披着宗教外衣的外围组织。平时他们都是从事另一项北逃业务的。这次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和ti勾搭在一起。他们选择的路线是从西南口岸出境。然后再辗转前去欧洲的大本营。我们及时得到了情报。并且迅速展开行动。可是情况比预想的要复杂。负责沿途护卫的是很有背景的当地军阀武装。总之。我们吃了亏。这个场子一定要找回來。这也是我坚持留在这里的原因。”

刘子光明白了。安主任一方面是咽不下这口气。另一方面是无法承担失败的责任。部里也怕承担责任。所以不敢继续派人过來。这才便宜了自己这个所谓的独立承包人。

“安主任你放心。这件事交给我们了。一定会把这帮杂碎从地洞里揪出來明正典刑。”刘子光信誓旦旦打了包票。

“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喜欢你们年轻人的这种气魄。”安主任高兴地拍了拍刘子光的肩膀。一副我看好你的表情。

辞别了安主任。刘子光來到李建国的驻扎处。先和红星公司的二十名小伙子们一一见礼。这些承担了军训任务的教官都是在国内服役多年的士官。军事素质本來就相当优良。捡起來之后更是沒的说。看他们黝黑的皮肤。肌肉鼓胀的胳膊和坚毅的眼神就能知道。在这儿当兵当得很痛快。

在李建国的办公室。桌子上摊开一张小比例尺军用地图。李建国已经用红蓝铅笔在上面做了标记。

“这里是匪徒的巢穴。我就是从这里把安主任救出來的。这里山高路险。易守难攻。他们经营已久。所以。虽然被发现了。也不会轻易转移。再加上最近连日暴雨。别的地方更难去。所以我断定他们还在这里。”

说着李建国又拿出一张铅笔绘制的草图。上面是军阀武装的基地图。建筑物的透视轮廓画的很不错。沒看出來李建国的美术功底相当好。

“他们的基地分为两处。互为犄角。都在险要位置。易守难攻。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如果有一架武装直升机。哼哼。”

李建国冷笑两声。继续讲解“据我估算。他们能打的兵有二百人。武器装备以轻武器为主。最多就是迫击炮和火箭筒了。虽然有一些先进的带红外夜视瞄准系统的美式步枪。但就凭这帮货色。恐怕还玩不转。所以。打他们不用费什么劲。五十个人都是多的。一个排就够。”

刘子光仔细观察着地图。忽然问道“他们的收入來源是什么。”

“罂粟。他们是制毒贩毒的军阀。属于那种谁也管不了的。”

刘子光明白了。缅北军阀武装多如牛毛。但也不都是不识好歹的货色。只有这种无法无天的人才敢和相邻的大国作对。干这些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