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6 苦水井赶集(1 / 2)

橙红年代 骁骑校 4089 字 3个月前

见老首长颤微微的手指指向白宫大楼。桑景闲赶忙答道“那是咱们县行政中心办公大楼。三年前落成。由上海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总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县委县政府的办公环境。提升了我县的形象。为进一步开展工作了有力的保障。”

老桑的介绍是严格按照县委宣传部发布的关于介绍县行政中心时应注意的各项问題的通稿來背诵的。哪知道老首长听了之后却直摇头。桑老师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纳闷的看向叶清。还是叶清明白爷爷的心思。她说道“首长想问的是。那里原先是什么地方。”

桑景闲恍然大悟。忙答道“那块地皮啊。被县里征用之前是庄稼地。再往前是一片老林子。五八年大跃进。县里大炼钢铁放卫星。把那些上百年的老树都给砍了当柴火烧。再往前啊。据县志记载是本县一位乡绅家的墓园。这位乡绅家一门出了三个进士。其中一个在嘉庆朝当过一任礼部尚书。风水先生说过。他们家的老林子可是风水宝地”

叶老微微闭上了眼睛。似乎沒兴趣听下去了。桑景闲也忽然意识到自己说走了嘴。赶紧岔开话題“老首长要是想看历史遗迹的话。县旅游局倒是一个好地方。抗日战争时期那里是日本宪兵司令部。解放战争时期又是国民党的县党部。这么多年了。建筑一直沒变过。”

叶老微微点头。叶清吩咐司机直接开到了县旅游局。出乎意外的是。这里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主建筑已经拆除完毕。门板。窗户。几十年的腐朽木头都丢在外面。拆下來的老式青砖整齐的码放着。一些工人在废墟上拿锤子敲着钢筋上附着的水泥块。那座几十年的民国建筑已经不存在了。

桑景闲有些尴尬。说“真对不起。旅游局原址拆迁建设居民小区。我把这茬忘了。”

但叶老似乎并不在意。反而冲桑景闲微笑着点点头宽慰他。叶清也说“首长以前在淮西游击区负责敌后作战。主要想看看老战场。老根据地什么的。桑老师可以介绍一些这样的地方。”

桑景闲想了想说“抗战时期。南泰县属于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淮西游击区。八路军129师一个独立团潜入敌后打游击。司令员姓于。叫于德海。政委姓叶。叫叶雪峰。这支部队全部由老红军组成。特别能打硬仗。先后收编了多支抗日武装。后來淮西游击区变成了淮西军分区。于司令调走之后。叶政委担任司令员。再后來改编成中原野战军一部。开过长江解放全中国老首长。您不会就是。”

侃侃而谈的桑景闲忽然意识到眼前的老首长可能就是当年的叶司令。禁不住激动起來。叶老也咧着沒牙的嘴呵呵笑起來。忽然桑景闲落下泪來。说“我在纪念馆看过您老的照片。当年多么英姿勃发啊。”

难怪桑景闲感慨。在这位饱读历史的老学究心目中。叶雪峰始终是那个一身粗布军装。腰间子弹转带加左轮枪的英武年轻军人形象。哪能和眼前这位头发沒有几根。消瘦的腮帮凹陷下去的垂暮老人联系在一起呢。

叶清劝道“桑老师。首长惦记着老区人民。想看看根据地的发展情况。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老一辈革命者的牺牲才有价值。有意义嘛。”

“对啊。”桑景闲迅速擦了吧眼泪。说道“当年八路军独立团的根据地主要在大青山深处。现在营地已经难寻。不过野猪峪还有一座纪念碑以及抗日英雄墓。以前交通不便利。去那里很难。现在虽然沒通正式公路。但汽车已经能过去了。”

叶老连连点头。对孙女比划了两下。叶清会意。说道“野猪峪比较远。还有一个距离县城较近的地方。应该是叫苦水井吧。”

“对对对。苦水井乡也是当年抗战的主要战场。”桑景闲介绍道。“1944年。日本鬼子下乡扫荡。苦水井乡下马坡村的群众。为了掩护八路军伤员。被鬼子屠杀了五十多口人。硬是沒有人招供啊。文革时期。苦水井曾经一度改名叫甜水井。后來改革开放。不知怎么地就又叫回去了。唉。沒办法。那地方真的太苦了。方圆十几里就一口水井。压出來的水都是苦的。别说给人喝了。大牲口喝着都不舒服。”

“桑老师。那咱们就去这个下马坡村吧。”叶清说。

桑景闲却有些犹豫。苦水井乡是全县最穷的一个乡。下马坡村又是苦水井乡最穷的一个行政村。人家中央首长大老远的从首都來了。难道就给人家看这个。这不是给南泰县脸上抹黑么。想到这里他就吞吞吐吐起來“路可能不大好走。”

“沒事。我们都是越野车。”叶清干什么出身的。哪能看不出桑老师的担忧。她紧接着又说了一句“让首长看看真实的老区。或许会有利于咱们县的经济建设。”

桑景闲一听是这个理。也就点头了。

叶清用对讲机通知开道车“去苦水井乡。”

开道车是一辆江北军分区的长丰猎豹。车里除了驾驶员。就是赵辉和刘子光以及南泰县长周文了。当周文听到对讲机的声音后。吓了一跳“苦水井乡沒什么好看的。就别去了吧。”他劝道。

“怎么。周县长有顾虑。难道苦水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