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2 大收购(1 / 2)

橙红年代 骁骑校 4149 字 3个月前

省城。淮江路一号。这里曾经是国民党高级官员的别墅。解放后就一直是省委主要领导的居所。至今已经换了十余个主人。如今住在这里的是省委书记郑杰夫。

淮江路地处幽静。常青灌木郁郁葱葱。整洁的道路两侧是高大的法国梧桐。每到夏天遮天蔽日。阴凉无比。和省委家属大院不同的是。这里停的基本上都是低调的奥迪。以及一些外市县牌照的公车。

省委组织部长白铭的八号车匀速驶到一号院口。白部长在下车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看到路边停着一辆牌号为江b00002的奥迪a6。不禁浮起一丝笑意。进了一号院。郑杰夫趿拉着一双毛拖鞋迎了出來“老白。就知道你要來。”

白部长笑着说“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给你带來一篇奇文。”说着拿出一份报纸來。郑杰夫接过來扫了一眼。笑道“这个我已经看过了。來。里边情。”

客厅里已经坐着一个人了。正是江北市的市长胡跃进。看到白部长进來。他赶忙起身致意“白部长好。”

白部长和他热情握手。关切的询问了几句。三人落座。小保姆送上茶水之后悄然离开。轻轻关上了屋门。

郑杰夫挥了挥手中的报纸说“老胡也看到了这篇文章。特地拿來给我看。我仔仔细细看了两遍。现在想听听你们二位的看法。”

胡跃进和白部长对视了一眼。白部长笑道“周文是你手下的县长。你比较了解他。还是老胡先说。”

“好吧。我谈谈看法。就这篇文章來说。写的确实不错。如果能把文中一些要点落到实处的话。工业园项目指日可待。不过文章归文章。落实归落实。纸上谈兵的事情谁都会做。我们缺的不是理论家。而是真抓实干的一线干部。”

郑杰夫点点头“老白。你的看法呢。”

白部长道“胡市长说到点子上去了。就文章本身來说。确实不错。但是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南泰县这个地方的情况就比较复杂。矛盾也容易激化。我觉得还是先放一放比较好。”

郑杰夫笑了笑。说道“周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很强的。在当地居民中的影响力和口碑都很好。我曾经看到过一张照片。南泰县有个村子叫下马坡。是当地最穷的地方。老百姓把周文的相片放在神龛里供奉。我觉得这很能说明问題。”

说完他就低头喝茶。不再说话了。

白部长和胡跃进面面相觑。不明白郑书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南泰县和玄武集团合作工业园项目。是麦省长拍板定案的。郑书记虽然并未明确反对。但也是保留意见的。而作为郑书记提拔起來的干部。周文的表现就有些不正常了。胡跃进为此提点了他好几次。结果这个愣头青还是一根筋的往上冲。

胡跃进干咳一声道“周文还在党校上学。我看这个方案可以让其他同志先上。开展不起來的话。再让周文上。”

郑杰夫说“老白。你的意见呢。”

白部长说“玄武集团的摊子铺的比较大。不光是一个工业园的问題。还有江北市两个国营老厂的收购、搬迁、安置。以及大规模的廉租房项目。牵扯到的单位相当之多。工作极其繁琐。整个周期长达五年以上。不是靠一两个人的推动就能解决的。牵扯到具体带头人的话。麦省长的意见也很重要。”

郑杰夫说“你们两个滑头。说了和沒说一样。放着有能力有干劲有思想的同志不用。难道用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两人就都嘿嘿地笑。端起茶杯掩饰尴尬。心中却腹诽不止我们这也不是顺着您的路子说嘛。

郑杰夫大手一挥“让周文辛苦点。学业不能耽误。工业园的担子也要挑起來。年轻人就要多吃点苦才行。好了。我们说另一个问題”

郑杰夫沒有留客人吃饭的习惯。将近十二点的时候。白部长起身告辞。和胡跃进一起离开了一号院。见领导出來。站在一块抽烟的司机赶紧上车发动。白部长却不上车。向胡跃进发出邀请“一起走走。”

“好。”胡跃进欣然答应。两人在路上并肩走着。脚下的积雪吱吱呀呀的响。两辆奥迪车慢腾腾的跟在后面。

“白部长。郑书记要放弃周文了。这个年轻人可惜了。不懂审时度势啊。”胡跃进感叹道。忽然停下脚步。望着天上黯淡的太阳。嘴里呼出一股白气。

白部长却摇了摇头“我看未必。咱们这位郑书记。行事作风和一般人不同。如果你看过他的履历的话。就会明白了。”

胡跃进明白白部长说的这个履历不是官方意义上的履历表。他一怔。问道“怎么讲。”

“这个周文。就是郑书记年轻时候的翻版啊。”白部长爽朗的笑起來。

不出所料。周文的文章也被麦省长看到。并且在常委会上提出。让周文担纲主持工业园项目。提议顺利通过。周文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被省里以文件形式下发。作为解决苦水井乡征地赔偿方案的指导方针。

与此同时。晨光机械厂和红旗钢铁厂的收购搬迁安置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玄武集团提出的方案相当宏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