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交易(1 / 2)

陈雪茹是个实干家,收到订单后,表示会连夜赶工。

约定第二天清晨交付第一批帽子。

李东来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了,交代李小妹自己做早饭吃后,就推着自行车出了四合院。

夏季的清晨是一天中最凉爽的时间,路边的草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空气中弥漫着微微潮湿的气息。

还不到六点,街道上已经热闹起来。

这年头,大家伙都很积极,一般不会掐着点上班。

匆匆吃完早餐,提前到车间上班,争取多干工作。

路人身上的那股子干劲,让李东来心中不禁感慨。

有勤奋的人民,华夏才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国家,变成世界上为数不多拥有全产业链的工业国家。

京城人吃早餐是很讲究的。

即使在这个物资贵乏的年代,也绝不凑合。

艾窝窝、驴打滚、馓子麻、豌豆黄、蛤蟆吐蜜、炒肝、面茶、糖耳朵。

当然,还有豆汁。

李东来在前世曾经在好友的忽悠下,喝过一次豆汁。

啧啧,那味道跟放了一星期的刷锅水一样。

这玩意,真有人喝

来带这个世界后,也曾怀着疑惑,再次品尝。

咳,还是刷锅水。

不过是新鲜一点。

豆汁是不可能喝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喝的。

李东来骑着车子来到街角的一家卤煮店。

青砖平房,小门脸,朱漆斑驳的门牌上写着小肠陈的字样。

天气热,老板同志带着两三个伙计,在门口架起一口大铁锅。

黑乎乎的大铁锅里,褐红色汤汁咕都都的冒泡,大肠小肠,猪肺散发着浓郁的肉香味。

既解馋那是肉啊又解饱,又顶时候。

美美的吃上一碗,一整个上午都精神饱满。

李东来掏出二两粮票和两毛四分钱。

老板同志夹起两根大肠,刷刷切成片,放入搪瓷碗中。

然后加上汤汁,撒上炸豆腐片、卤汁,加蒜汁、酱豆腐汁。

最后,又拿出一块火烧,摆成小碎块,放入碗中。

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

趁着热乎尽,一口气吃完。

一个字,舒服

李东来放下碗,额头已经渗出点滴汗水,刚想找毛巾擦拭,面前就出现一方手帕。

捏在手帕上的手指白皙如玉,目光沿着澹蓝色长袖攀爬,一张绝美的面孔上,那双乌黑的美眸,正看着他。

“呵,是陈雪茹同志。”

李东来没有接手帕,从口袋中取出一条澹蓝色绣着腊梅花的手帕。

那双美眸中闪烁的水花,暗澹下来。

“东西带来了吗”

“在外面的袋子里。”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卤煮店,寻得僻静的小角落。

李东来拿出旧军帽细细查看。

不得不说,陈雪茹的手艺真是一绝。

旧军帽几乎以假乱真,特别是帽檐上那两道磨损做得像模像样,还用黑色丝线做了点缀。

如果不是李东来事先知情,还以为这真是父辈传承下来的呢

查过数目。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场不夹杂一点感情的金钱交易完成后,李东来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路过门岗室的时候,冲坐在里面的光头老王点点头。

光头老王眯着眼,似乎没有看到一般。

反而是坐在他旁边的小个子站起身打招呼“李医生,这么早就来上班”

李东来点头“这两天我又想到了一个新课题,准备去停尸房整理一下思路。”

这话让小个子听得直挠头“新课题思路这都是什么呀”

光头老王依然眯着眼。

可是,待李东来把自行车听到车子棚里,带着包裹来到停尸房的时候,他已经静悄悄的站在门口。

李东来没有说话,把包裹扔给光头老王,转身就走。

他越来越觉得这个人有点不正常了。

回到内科诊室,李东来又开始忙碌起来。

另外一边。

今天是被贾张氏被释放的日子。

她被保卫科关在了郊区的一个羁押所。

路程遥远,厂里通知家属来接。

贾旭东需要上班,请假会被扣工资。

秦淮茹就央求傻柱和她一起去接人。

傻柱身为厨师,自然也要上班。

不过,面对小秦姐姐,他说不出一个不字。

昨天就跟食堂马主任请好了假。

一大早就从老朋友那里借来了一辆架子车。

他本来想问李东来借自行车的,李东来没同意。

此时正值夏季,不到七点,空气就变得燥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