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掉队(2 / 3)

珠,又冻结成冰晶,把眉毛包裹着。

三连战士们大都与夏远差不多。

大老刘吐着哈气,搓着双手“这鬼天气,还真是冷啊。”

十一月份的天气,朝鲜的气温下降的厉害,尤其是夜间气温,骤降至零下二十几度,白天的气温也很低,即便是出着日头,却没有任何的温度。

照射在山脊上的皑皑白雪,灿灿一片,刺的人眼睛生疼。

山路难走,山路更是难寻。

积雪覆盖着,完全看不到山路,负责带路的同志是朝鲜人,即便是对周围地形熟悉,面对白雪覆盖的山路,仍旧表现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他甚至好几次劝解志愿军的同志,放弃追击敌人。

只要把敌人打跑了就行。

但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大伙心里都明白,如若不永绝后患,必定后患无穷。

待敌人修整之后,势必卷土重来。

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般。

志愿军的决心,远远胜过被白雪覆盖的山脊和冰冷刺骨的天气。

阳光普照,远处山尖的另一端传来敌机引擎的呼啸,山上传来一声哨子。

原本一条长龙的三团队伍,迅速向四周旷野分散。

“夏小子,这边。”

大老刘一路上护着夏远,听到尖锐的哨子,便立即明白哨子的含义,拉着夏远跑到一颗枯树下,往反斜面一趴。

身后反穿的服,露出白色的内胆,虽说和周围的雪地不能完全相容,但从高空俯瞰,是完全看不出来区别的。

一架美空军的油挑子从泛着明光的山尖冲出,巨大的气浪卷起大量飞扬的白雪,阳光照射下,机身散发出沁色的冷意。

那架战斗机几乎是贴着树梢飞过,气浪翻卷着白雪,呼呼的吹过山沟大地。

“头埋着。”

大老刘把脸埋在怀里,一股冷风参杂着雪呼啸而过。

油挑子远去,等了一分钟没有任何动静,哨子声又响起,三三两两的战士们从地上站起来,很快便汇聚成一条长龙,继续沿着山脊向敌人撤逃的方向追击。

白天赶路缓慢,美军的空军时不时的出现在头顶。

战士们走走停停,一直到了天色渐渐暗淡下来,队伍才走上公路,或是沿着小路,急匆匆的向前追击。

“加快脚步,夜间敌人赶路的速度会缓慢,咱们要趁机追上敌人”

“加把劲,追上敌人,把功争回家”

周围不断地响起给战士们打起鼓励的声音。

急匆匆的战士们向前走,连吃饭喝水的空闲都没有。

夏远看到不少战士们走的着急,顺手抄起身边石头上的积雪,塞进嘴里,又急匆匆的往前走。

路过的战士和前方战士一样,同样抓一把雪,便是补充了体内缺失的水分。

“这里有冰疙瘩,塞嘴里化开。”大老刘不知道从哪里瘸断的一截冰疙瘩,塞给夏远,呼着一口热气,踩着前方战士走过来留下来的脚印,继续往前走。

夏远掀开包裹脸颊的布匹,把冰块塞到嘴里,抬头看着暗淡下来的天际线,忍不住问“班长,咱们还要追多久。”

“不,不知道。”大老刘喘着粗气,已经不觉得寒冷,反而流了一身汗。

山路才走到一半,团部忽然来了领命,由他三连担任一营的左翼队伍,负责掩护一营左翼,显然是三三八团一营的遭遇引起上级的注意,接下来大部队赶路,都需要侧翼有队伍护送,省的被敌人钻了空子,从侧翼偷袭。

于是,三连脱离了队伍,向营队的左翼移动。

这里的山势更加陡峭,地面上更是连路都看不到。

风雪呼啸着,茫茫一片,只有一串人影在风雪中晃动。

“班长,赵翻译走不动了。”肖和平从后边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

“苦了赵翻译了,咱们这一路追赶敌人,一天一夜,都没怎么好好休息过。”大老刘听了,呼出一口气,找到胡指导员,把情况告诉胡指导员。

胡指导员停下和连长商议。

“这样的行军,赵翻译的身体吃不消,得让他停下来歇息歇息。”胡指导员亦是疲惫至极,完全靠着一股劲儿支撑着,他们都尚且如此,更别提赵翻译了。

“肖和平和周茂留下来,先带着赵翻译在后方追,咱们先继续赶路。”孙连长短暂思考,说道。

“行,大老刘,你去通知你们炊事班的同志,沿途留下来接应着,若是在这山野里迷了路,想要走出去就困难了。”

胡指导员说道。

“行。”

大老刘表示自己明白。

随后赶路的时候,大老刘便会派遣一名战士在原地休息,顺带等待赵翻译,如若是看到对方,便立刻追赶队伍,回到队列之中。

大伙就这样一边走,一边追赶。

炊事班只剩下七八名战士,一留下来就发现情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