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二次战役!(2 / 3)

他心里想着,三十八军打仗从来没有被敌人吓唬住,走着瞧吧,三十八军迟早以新的胜利来回答。

批评结束,志司坐下来,开始讲第二次战役的计划时,梁同志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下一步战斗任务上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敌意料地出现在朝鲜战场,并取得初步阶段的胜利,这不仅大乱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脚步,而且也引起敌人营垒内部的惴惴不安。

为了制止中国军队大规模的入朝,麦克阿斯主张轰炸满洲和鸭绿江所有桥梁和南端的所有的交通工具、军事设施、工厂、城市和村庄,英法等国则强烈反对,认为这会挑起世界大战,他们主张在鸭绿江两岸设置缓冲地带。

而后则通过政治方式解决。

麦克阿瑟强烈驳斥英国的建议,他说“在中国的侵略面前,放弃北朝鲜的任何部分,都将是自由世界在近代最大的失败,实际上,降低到这样一种卑贱的立场,将破坏我们在亚洲的领导形象和影响,使我们失去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地位。”

杜鲁门置英法的建议于不顾,最终批准了麦克阿瑟的主张,继续以军事进攻迅速占领全朝鲜。

敌人正在疯狂备战。

志愿军此刻也在调整。

从红色建立以来,便有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思想,所以在第一阶段结束以后,志愿军内部相继召开多个会议,总结在第一阶段战斗中的不足,总结经验,观察敌人,认识敌人等等。

志愿军初到朝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作战环境,对敌情、地形都不熟悉,很难按照预想施展军威。

因此,第一次战役虽然使美军和李承晚军遭受挫折,但未能给敌人惨痛的打击,以至侵朝敌军总司令部仍然认为这是中国的象征性出兵,甚至麦克阿瑟都认为中国人在虚张声势,保住脸面。

不得不说,麦克阿瑟把两种脸面切换的来去自如。

在国际上,麦克阿瑟始终保持着张狂、狂妄自大的一面,使得他的士兵都变得盲目自信。但在内部,他又给华盛顿方面写报告,详细阐述红色北东驻守的几十万大军,迫切要派遣远程轰炸机,轰炸鸭绿江桥梁、北东的工厂、城市以及军事区域。

麦克阿瑟想要扩大战争

他认为,红色的参战是限度的,因此调整战线,准备立即转入攻势,为了切断敌军的增援和补给,首先轰炸鸭绿江大桥。

接着,为了实现麦克阿瑟侵占全朝鲜的野心,重新调整了军队部署东线美陆战第一师、美第七师、伪首都师继续向黄草岭、半山、明川进攻,并从日本调来美第三师加强东线的力量。

西线,以伪第七师。伪第六师及美第八军团,并将美第九兵团及土耳其旅调至前线,向清川江以东的三十八军50余公里之正面进行疯狂反扑。

拟于十一月十五日发起总攻势

占领全朝鲜

麦克阿瑟还令其空军全部出动,发起为期两星期的空中战役。

仅仅十一月八日这一天,美空军出动600架次,猛轰新义州,炸断鸭绿江桥铁桥。

十日,继续维持轰炸。

飞虎山也惨遭敌机空袭,阵地化作一片火海,凶猛的火势在油松林蔓延开,滚滚浓烟笼罩飞虎山,数日未散。

十二日,敌b29以1000公斤级炸弹炸断鸭绿江铁桥桥墩至此以后,敌人出动大批b29轰炸机,猛炸主要城镇的通信和补给中心。朝鲜各城镇惨遭破坏,非常严重。

满浦毁坏程度达到可怕的95,放眼望去,尽是一片废墟。

江界毁坏程度达到75,新义州毁坏程度达60,楚山毁坏程度达到85麦克阿瑟在倾其全力欲置志愿军于死地,实现他占领全朝鲜的愿望。

只是,这期间发生了一些变化,麦克阿瑟原计划总攻的时间为十一月十五日。

但是由于美第九兵团受到朝鲜人民军游击队的干扰,未能够在预定时间内,抵达前线,麦克阿瑟便把总共时间改为十一月二十四日,开始他所谓的结束朝鲜战争的圣诞节总攻势。

在敌人调兵遣将的时候,基于敌军的变动,志司便已经洞察敌军的意图。

为了粉碎敌人的这次总攻势,志司成竹在胸,抓住敌人对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兵力和意图的错误估计,采取了示弱于敌、放纵敌人、使其骄傲的策略,计划在敌人发起攻势的时候,部队伪装成不敌的假象,把敌人引诱至云山、温井地区,然后给予狠狠一击。

因此,命令三十八军以小部队与敌人保持接触,主力部队从十一月九日开始,陆续由现有阵地北撤三十公里,转移至金谷德山、狼虎岭、妙香山、兄弟峰一带山区,隐蔽待命。

把清川江、大同江以北的德川、戛日岭、杜日岭、球场之间的城镇和乡村暂时让给敌人。

计划东线将把敌人引诱至旧津里、长津线歼灭

京北方面批准了志司的计划,并要求争取在本月内至12月初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二仗,共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至平壤、元山间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