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团部的决心(2 / 3)

黄昏黄昏,敌人又特娘的上来了,大伙才收拾了一小半,敌人的炮弹打过来。

“快,别磨了,躲起来”

齐副连长对磨刺刀的战士呼喊,转眼之间敌人的炮火便把那名战士给吞没。

敌人似乎是在天黑前做最后的疯狂,一次性的出动了80多架飞机,冰冻用数百门大小炮,把数以千计的炮弹、炸弹倾注在飞虎山主阵地上。

刹那之间,原本在黄昏下安静的飞虎山,金灿灿的一片,便被震动和爆炸,以及那升腾起来的硝烟吞噬,长达十余公里的山上硝烟滚滚,枝叶腾飞,硝烟漫天。

此刻的飞虎山,仿佛一头被驯服的猛兽,趴在天地之间一动不动

当地人在炮火掩护下,犹如蝗虫一般的冲上来,这个时候,那看似被驯服的猛兽,像是苏醒了一般,冲出来一群勇士,手榴弹炸倒一片,机枪子弹倾斜如雨点,随后是石头、枪托狠砸敌人,钢盔被砸瘪,脑浆迸溅出来,刺刀滴着殷红的鲜血。

混战之中,侦察兵杨德兴一个人拼倒敌人四十多个,卢胜荣被打断了左臂,还向敌人冲锋,青年团员张玉双手被炮弹皮削落,还要求赵小易不要管他,他要坚守阵地,和阵地共存亡。

齐副连长带着两个人打退了三百多敌人的进攻

敌人知道战士们没有子弹了,败退下来就躲在距离阵地三十多米远的位置休息,等休息的差不多再次冲上来,五连全体战士誓死不退,誓要与阵地共存亡。

刺刀弯了,石头没了,就用手指扣,用牙齿咬,用头狠撞,厮杀声从黄昏持续到黑夜笼罩山头。

阵地,依旧牢牢掌握在三团手中

等到天空彻底黑暗下来以后,山野大地陷入沉寂,三连阵地上只留下一个班的战士。

各排按照预定位置,开始出发。

夏远带着十几个人钻入林子,他们利用杂草编成帽子待在头顶,用泥土抹黑脸颊,凡是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全部都卸下来放在阵地上,除了一杆枪,几个用绳子绑起来,确保不会发出声音的弹夹、手雷外,身上没有其他任何东西。

林子的灌木不深,都是秋草枯黄,敌人的驻地很安静,有的地方打着灯,连着电话线,有的地方燃着篝火,跳动的火苗清晰可见,敌人的营帐遍布山沟,铁丝网、地雷在附近埋了不少。

有出路的地方,均有敌人的哨岗以及暗哨,布置的铁丝网,在没人走道的地方,还埋着大量的地雷,用来预防志愿军的夜袭。

敌人的机枪火力点设立的也不少,对准空地和山野的得有六座机枪火力点,这还是用肉眼可以看得到的,一些在战壕里设立的机枪火力点,几乎和大地融为一色,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这样不容易发现的机枪火力点居然比明着的机枪火力点还要多。

在野地里,还有敌人的侦查部队驻扎,远远的就能瞧见林子空地上,有一顶顶营帐驻扎着,看起来敌人的防御森严,密不透风。

但是,三连所有战士对敌人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哪怕是骚扰,夏远给他们的方法是,避开敌人的活力点,选择薄弱点进行骚扰,越是薄弱的地方,敌人失守的可能性越大,越是这样,敌人便会越慌乱。

因此,他们选择夜袭的地方是敌人的侧翼和背部,但是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战士们需要十分小心。

除了小心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是骚扰,而并非真的要打进去,除了选择敌人的薄弱点,他们的撤退路线也必须要好,地理位置不好的地方,他们要避开,这样的位置,虽说敌人的防守力度不大,但是对骚扰的队伍而言,撤退的时候,也会形成阻碍。

既要选择敌人的薄弱点,又要选择撤退路线和环境最佳的地方,这对负责侦查的战士是个不小的挑战和困难。

但这些对夏远而言,倒是算不得什么。

他具备夜视和鹰眼,站在制高点,只要仔细一些,就能把敌人驻地的情况观察的清楚,两个晚上的时间是足够的。

而为了准备,他也好久没有休息,两个眼袋非常重,但眼下的飞虎山战斗已经打了这么久,每个人都相当疲劳,又没有部队和三团换防,此时的三团不仅是人员疲劳,就连武器弹药都相当疲劳。

但是他们的敌人已经换了一波,状态正处于顶峰。

可以说是,敌人是准备和飞虎山的志愿军守军玩车轮战。

一车物资都相当关键。

夏远不得休息。

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借助灌木的伪装,来到一个悬崖之上,这里是最佳进入点,悬崖得有十米高,夏远早先就挑选了这个地方,是最佳进入地点,这里的敌人哨岗只有一个,一眼扫过去,两名伪军士兵正在抽烟,聊天,神色显得十分放松。

他们的这个哨岗位置非常理想,有悬崖在,敌人想要从这里打,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可偏偏,他们想不到夏远就选择从这个地方。

早先进入敌人驻地的时候,夏远就已经准备好通过悬崖的东西,便是从敌人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