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汉灵帝的想法&袁绍的选择(1 / 2)

大汉帝国的汉灵帝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沐云心知肚明。

尽管在黄巾之乱刚平息后的那一段时间里面,汉灵帝也曾沉下心来努力了一把,稍稍地将大汉帝国的帝国气运梳理过一遍。

可是,也仅此而已。

在看见沐云灭氐立穆州以后,便马不停蹄地为平羌做准备,汉灵帝便又走回了老路,将心思放到了权谋上面。

在他看来,只要能够源源不断地从四方胡夷身上掠夺气运,便能维持住帝国气运当前的状态,当时间拉得够长时,帝国气运的隐患便会随着气运的沉淀而消弭。

在看见沐云一副不将四方胡夷剿灭干净誓不罢休的作派以后,汉灵帝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既然有人在帮我掠夺气运,维持帝国气运的状态,那我又何必将时间耗在这里还不如趁这机会敲打敲打那些豪门世家,将权柄一一收回,完成历代皇帝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令我大汉帝国再次中兴〞的想法。

不得不说,汉灵帝的想法很是可笑

正所谓自助人助而后天助,你自己要是不努力,别人怎么帮你就算别人在这时候出手帮你了,又能帮到什么时候人家又凭什么这样帮忙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老天爷想帮你,又能怎么帮

沐云给过他选择的机会,只可惜汉灵帝并没有把握住,因为他觉得沐云会这么做是理所当然的。

想到这里,沐云不禁轻叹道〝唉人性啊〞

人的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它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忽略掉许多东西。

往往需要在失去以后,才会让人惊觉到它们的存在,才知道要珍惜,才知道要去弥补和挽回。

有人说,人生的三大错觉是手机在响,我能反杀和她喜欢我。

可实际上就沐云自己看来,人的一生当中,其实只有一个错觉,那就是理所当然。

人,往往会将自己看得太重然后在潜意识里,不断地放大自己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我就是不行的心态。

可实际上呢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

一个不够,两个呢三个呢十个呢

不管这世界上少了谁,它依旧在转动,日升月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正所谓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啊还是得靠自己才行。不愿意努力,一昧地只想要坐享其成的人,在将命运交付到他人的手中以后,也终将被命运所抛弃〞沐云感叹地说道。

沐云也很清楚,汉灵帝之所以敢这么做,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他的身份。

哪怕沐云打完羌人以后,不愿意继续发兵开疆拓土,讨伐大汉帝国周边的胡夷。

可是就像前面说的一样,没了沐云这个征西将军,不是还有董卓、丁原、公孙瓒等人在吗他就不能再封个征东将军、征北将军

反正现在大汉帝国有钱了只要敢打、打得赢,付出那区区一点军费算什么

只是,过于乐膨观胀的汉灵帝没有想到一件事,那就是他们就算打得赢,有办法像沐云这样,只要一出手就是灭国的节奏吗

灭氐的事情就算了在有心算无心的计策,以及亡灵以战养战的特性之下,几乎从头到尾都是优势碾压,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就说平羌战场这边吧

沐云在平羌战场上面砸了多少资源动员了多少玩家又做了多少布置

然后呢

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才开始收尾,准备一举奠定胜基。

汉灵帝拿什么和沐云比就靠这些诸侯

好吧他们确实不差。

可是他们要想像沐云一样完成灭国的壮举,要花多久的时间才办得到你汉灵帝还有这么长的时间吗

除非汉灵帝现在就开始做准备

只是,以汉灵帝的性子,可能吗

沐云表示呵呵。

摇了摇头,沐云便将注意力从汉灵帝的身上移开。

不得不说,汉灵帝为了安抚这些豪门世家,确实下了重本。

在王牌和禁卫没有进入半越阶状态以前,能在战场上与之正面交锋一较高下的那种顶级兵种分支职业,被称之为准王牌职业。

王牌与禁卫,基本上都是透过截长补短的方式,将多种准王牌职业的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成形的。

因此,帝望中的准王牌传承虽多,价值却是一点儿都不比王牌和禁卫来得差,不是什么势力都能拥有的。

稍微小一点儿的王国,能有七、八个准王牌传承就该偷笑了,就更不用说那些连王国级别都不到的势力了。

而汉灵帝却是一口气放出了百余个准王牌传承来让袁绍等人挑选,由此可知大汉帝国的底蕴之丰厚。

至于王牌和禁卫传承的部份,除三河五校等现存的禁卫传承,以及淮阴侯的敛鞘兵、前冠军侯的神威骑、后冠军侯的霸骑营等最为顶尖的王牌、禁卫传承以外,全都被汉灵帝给拿了出来。

仔细一数,足足有七十三个,都快赶上准王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