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八章 看他不爽才怼他(1 / 2)

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晋王就这么木立当场,脸色僵硬

而凤九霄也似乎愣在原地,一动不动

刚才兄友弟恭的热闹场面瞬间急转直下变得无比安静

宋军大小将领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那个脸蒙黑纱的袁姑娘,也就是传说中神秘的“副使夫人”,居然如此不懂人情世故大庭广众之下竟然对晋王出言不逊,简直胆大包天

“直言不讳”确实算得上是优点,但那要看在什么场合之下,面对的是什么人

袁姑娘现在的“直言不讳”,完全可以扣上一顶“以下犯上”的大帽子

但棘手的是这女子不是普通人,她是皇城司副总指挥使的未婚妻凤九霄那是什么人

不少人都觉得双方陷入僵局,难解

别看凤九霄对晋王毕恭毕敬,可谁不知道他是扮猪吃老虎的角色在宋帝登基之前,他就和前朝世宗皇帝称兄道弟,那时的赵匡胤还是殿前指挥使,对凤九霄毕恭毕敬

整个大宋谁不知道,若无太傅高骊、皇城司魏千岁和凤九霄的鼎力相助,如今坐在皇宫内养心殿里那把龙椅之上的人指不定是谁呢黄袍加身,只不过是演给自己人看的一场戏,没有高骊、齐大公子、魏千岁这些人的鼎力配合,赵匡胤连别说进城登基了,能否活着进城都是两说

当时有人劝凤九霄出手杀了赵匡胤,以保住周世宗的儿子柴宗训的皇位,但凤九霄当时选择了赵匡胤

凤九霄表示,如今天下四分五裂,各大王朝连年争战,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只有尽快统一天下,消除内战,才能解决这一难题

相比而言,雄才伟略、手握重兵的赵匡胤自然要比年方弱冠、根基不稳的柴宗训更有统一天下的希望

所以凤九霄决定助力赵匡胤加速统一天下的进程

凤九霄可以说是有拥立之功的最大功臣

如果凤九霄当时要是站在柴家一边,纵然保护赵匡胤的是铜墙铁壁,是千军万马,也挡不住凤九霄的脚步谁都知道,凤九霄想让谁三更死,那人绝对活不到五更

除了强大无敌的武力之外,凤九霄的手上还掌控了不少分布在天下各地的暴利产业,基本上都是从各各地黑道势力手中直接抢过来的,什么矿山,布坊,酒楼,甚至青楼和赌场都有,什么最挣钱,他就干什么,家财亿万几乎富可敌国

而且凤九霄在江湖中的势力也不小,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龙虎山、华山、丐帮、青城等无数大帮大派都放出过风声,江湖事,唯凤九霄马首是瞻

单凭拥立之功就足以让宋帝成为凤九霄最大的背景之一朝廷背景不可谓不硬

龙虎山张天师执掌天下道教,却与其交好,江湖势力不可谓不强

背景硬,势力大,钱多。

这样的人谁敢得罪

凤九霄虽然看上去人畜无害,无时不笑,但是谁不知道他心狠手辣、杀人如麻昔年泾州一战连活人带僵尸不知杀了十几万

尤其现在凤九霄的武功一日千里,战力几乎仅次于龙虎山张天师,直追天人境

晋王若是一时冲动、不计后果地向诸将发出任何不利于袁姑娘的口令,估计今天就是晋王殡天之日,所有宋军将领自然全部陪葬,无一幸免

所以晋王不敢冒然撕破脸。

但从晋王最近表现出种种迹象来看,他对权力的野心已初露峥嵘。处处抓权,处处树立威信,恐怕不日就将有特殊的行动一个权力欲极其旺盛的男人怎么会咽得下这口气

此时一旦退让,自己在众将心目中的形象瞬间便轰然倒下

几乎成了死局

别人不敢冒然出头,但李公公不得不出头

眼前风波不管以什么形式收场,不管晋王的脸面受到多大伤害,伐蜀战争还要继续,这些将领还留着有用,赵光义自然不会拿他们撤气

但自己不一样

做为一个太监,目前除了能表表忠心、拍拍马屁以外,似乎还没有什么可以替晋王分忧的地方,自己在晋王眼里还没有成为不可或缺的那个存在

主辱臣死

晋王十有八九会冲自己撤气到时候自己恐怕不死也得脱层皮以晋王的脾性,处理自己的罪状肯定一大把

危机危机,既是危,更是机

此时不出头更待何时

李公公硬着头皮道“袁姑娘,晋王说让副使大人帮着研究一下攻城的策略,并未说让大人帮忙打仗,可能是袁姑娘误会了。”要化解危机,就要躬身入局先搭个台阶再说

凤九霄笑而不语,看了袁紫珊一眼。

袁紫珊此时亦看着凤九霄。

四目相对,心意相通。

两人无声,却似已说了千言万语

凤九霄刚才为何这样做

袁紫珊看不惯你俩的样子恶心

凤九霄毕竟是皇上的弟弟,要给个面子嘛

袁紫珊什么面子这天下还没一统呢他还不是九五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