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第132章 元旦(2 / 3)

样长达二十多万字的巨作,一篇文章跟一篇巨幅长篇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而且,这部长篇的文笔跟内容,绝不像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能写出来的,但又有一些文艺界的人士在看过灯火跟安河这这两篇文章之后,认定写出这两篇文章的作者跟写出安城的作者是一个人。

因为这几部作品的行文风格,都太像了。

而且,当年写出三重门的韩寒,也才十七八岁。

而就在许多人疑惑几部作品是不是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时,上午,安城文艺出版社直接丢出了一个炸弹出来。

安城的作者,就是上次八省竞赛作文获得第一名,写出过灯火和安河的作者,就是还在安城一中读高三的程行。

两个程行,都是一个人。

这一爆炸性新闻,都不只是安城了,直接给徽州省文坛都来了一场地震。

因为网络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彼时的百度等各大文库网络下载转载文章是不需要像后世那样需要付费的,因此直接下载或者复制粘贴就能转载了。

程行写的灯火,已经随着时间发酵在全国都火了起来。

如果是一个二三十岁或者是三四十岁的作家,写出灯火这样的文章确实算不上什么,虽然这篇文章足够优秀,但也顶多在省文化报刊上刊登发表一下。

但写出灯火的作者,只有十七八岁。

又一个韩寒

对于各大媒体报刊来说,这无疑又是一个爆点。

因此,这段时间以来,不只是徽州省的报社在刊登程行跟灯火,全国许多地方的报刊报社,甚至一些电视台,也都在报道这件事情。

虽然影响没有徽州省那么大,但也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了。

程行上次月考时所写的安河,也在第二天被省内各大报社争抢过去,登上了大大小小十几家报刊,程行已经成为了最近徽州省文艺界最火的人。

因此,当安城文艺出版社把这个爆炸性新闻放出来后。

安城这本本来只是几个人随意翻阅拨动的作品,突然从市里火到了省里,在省里各大媒体刊登报道的情况之下,安城所有书店的安城,被一抢而空。

第二天下午,安城文艺出版社里。

总编叶胜光已经乐的合不拢嘴了。

因为从昨天把安城跟灯火还有安河的作者都是程行的这个消息放出去后,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接到了无数个书店的订购电话。

这些书店,不只是市里的,还有省里的,甚至于一些外省的书店订购电话都有。

“还是总编你厉害,怪不得你没有第一时间就把程行的身份给说出去,要是第一时间就说出去的话,恐怕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了。”沈奇笑道。

先不靠着程行的名气,而是让这本书自己先靠着内容火起来,然后当这把火点燃之后,再把程行的身份抖出来,如此,这把火就能烧的足够火足够旺了。

但,这又得对这本书有着怎么样的自信,才敢这样去做。

如果程行这本书在登上各大书店后没有翻起什么水花的话,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也是程行这本书写的足够好,让我有信心这本书能不靠着任何推广也能在短时间内自己火起来,因此我才敢这么去做。”叶胜光笑了笑,眼睛里在冒着火光,他道“让我们出版社的所有人都停下手头上的其它项目,全部把精力放在安城这一本书的运营推广上。”

“是,总编。”沈奇说道。

他也干劲十足。

这本书,或许能成为10年末图书业的销售神话。

因为只一周的时间,安城各大书店上架的三千本,就已经被销售一空。

安城一周的销量,就已经抵得过今年他们出版社发行的所有书了。

他已经能看到不久后的花团锦簇,百万雄兵了。

今天是公历的1月1日,元旦。

安城一中的元旦,每年都会有个元旦晚会。

在以往,一中的元旦晚会基本上都是各自在教室里自己过。

今年或许是因为程行跟姜鹿溪在省竞赛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的原因,学校的元旦晚会改成了全校师生一起在学校过。

听说学校还请了专门的摄影师,会全程录制这次晚会。

并且还会制作出光碟,到时候发给他们留念。

一中是没有能撑得下那么多学生的礼堂的。

因此他们把举办场地放在了楼下的操场上。

下午的时候,晚会的舞台就已经撘好了。

吃过晚饭之后,程行跟姜鹿溪正在对着词。

作为学校里风头正盛,在这次竞赛上为学校获得那么大荣誉的两个人,即便是这次元旦的文艺汇演他们不想上台,学校里也会让他们登台亮相。

早在几天前,郑华就让他们每人拿出一个才艺出来上台。

姜鹿溪以前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些。

她不知道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