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相识宝鹤楼(1 / 2)

清都仙缘 可与语 3298 字 1个月前

留在骡车旁边的年轻男子面色如常地解释了自己停在此处的原因,又道:

“我叫杨谢,阿海兄弟,刚刚我也听到你姐姐唤你名儿了,她是不放心你呢”

杨谢通过姓名,对阿海态度尤其亲切,见另外两人不太愉快的神色,他又笑着去问阿海的姐姐:

“这位姑娘,阿海兄弟小小年纪就可以出来挣钱,多好你莫不是怕你兄弟不会做活儿”

这话问得挺有意思,那个九儿抿了抿嘴,没好气地答道:

“那问他去我们家虽不富裕,可也没苦过他,还想供他念书呢可他是个不能拿笔的命,到了村塾里,书没背多少,倒是乐意天天帮着师娘端饭热菜天天回来一脸锅底灰可他在家也没好好干过,谁能放心啊”

“在家又用不着我做姐,在家也没见你这么关心我啊我要是干不来,我能主动来这得了,我就在这儿了你忙你的去吧”

弟弟完全不能接受姐姐的好意,满脸要分道扬镳的决心。

唉,手足手足,真正相亲相爱的可不多见

杨谢打起了圆场:

“几位,这位小兄弟我一看就是个勤快老实人,不如这样,我们进去看看,若人家要我们,我就帮你们照看着他点,放心,我也就是图多个伴儿好互相照应。”

“也是,人家还不一定要他呢”那个九儿脸上阴转晴,“戚大哥,那你在这里等一下,我陪阿海进去看看。”

“杨大哥,我们进去”

阿海听了杨谢的话眉开眼笑,已经将杨谢当作了亲人,两人并肩打前头了就走了,后面的九儿气得瞪眼,也赶紧跟了进去。

“成不成都快点儿我们找何三郎要紧”戚大对几人背影喊了声。

九儿挥挥手:“晓得,晓得,我不跟着哪能放心一会就出来”

戚大摸了摸大青骡的鬃毛,抬头无聊地四处张望。

酒楼上的隐约传来人语,似乎在抱怨什么。

戚大无所谓地笑笑,修炼者,修炼者,修不到做人的功夫,不是还得关在这里喝茶

他来回踱了两圈,实在无聊,干脆坐上了车头,一下一下摇着鞭子打发时间。

路过的行人更多是好奇注意宝鹤楼的动静,对在楼下角

落里等人的骡车毫不在意。

进入宝鹤楼的阿海等人直奔后厨,找到大厨说明来意。

宝鹤楼确实缺人,大集开始了两天,涌入里下镇的外人越来越多,宝鹤楼里除了要安排人侍候好喝茶的那些大爷,还要做好自己的正常交易。

入手不够,菜上得慢了,这会影响宝鹤楼生意的。

丰阊谷谷主将修炼者放在宝鹤楼喝茶,这引来了许多好奇的客人,宝鹤楼的客量大增。

大厨很头疼人手问题。

正要再招几个小工。

所以,阿海与杨谢两人都被录用了。

杨谢虽然手粗,却有一手好刀工,切菜又快又好,将一只大萝卜在案板上摆弄得花样百出,该粗的如手指条,该细的如头发丝,带缨子的萝卜头旋下来还刻了朵花。这手艺,不愁找不到碗饭吃。

阿海会烧火,别看这是个粗活儿,可也是讲究的。

坐在灶台后,眼睛要盯着灶膛里的火势,耳朵要听着锅里的动静和厨子的吩咐。该用细绒草还是粗枝子,该猛火还是文火,他都极熟练,看起来是个老手,难怪对自己能在宝鹤楼吃上包子很有把握。

大厨看得很满意,当即就点头收了这两个小工,又特地说明:

“话说在前头,不许偷懒,吃饭管饱,工钱是固定的,别看着客人多就想加工钱当然,前头赏钱多下来了,可以分你们点儿,但你们毕竟不是厨子,只能沾点边儿”

九儿一听就不高兴了,上前一步:“没银钱怎么”

可是架不住她弟弟抢着答应了:“行行行,管饱就行人家又不是不给工钱大厨,包子给吃不陈叔说他来这里做白案了,他做的包子可好吃啦”

九儿翻了个白眼,大厨瞧着这一双姐弟也好笑:“包子没问题原来你认识老陈”

多了个共同的熟人,他看这小子又顺眼了几分。

“是我姐认识,她从前跟我爹来这里见过路上又遇到了,听陈叔说他要来这里做面点师傅的。”

“他已经上手了,正在棚子里头和面呢”大厨顺手往后院指了指。

因为最近客人多,家伙什也添了不少,半个院子都搭起了棚子好干活。

九儿一听,比她弟还兴奋,拔腿就往后

院跑:

“陈叔在我去和他打个招呼”

大厨犹豫了一下,也没拦,反正这小姑娘的弟弟已经是宝鹤楼的人了,人家去和叔伯见个面,亦是人之常情。

听起来,老陈和这家人关系不错,老陈是个不错的面点师傅,他身为大厨,处好整个后厨的关系很重要,不过是顺水人情,没坏处。

杨谢眼神闪了闪,脚提了又放下,他没什么理由跟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