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宜昌2(1 / 2)

史家爷孙几日前就已将小鱼儿送至宜昌, 仍会再此停留,不过是为了让史蜀云赏一赏鄂州风光。

爷孙俩本打算今日返航,正巧看见了张三那条独具个人特色的小船。知晓他必在附近, 两人便寻了过来, 没成想还得了个品尝美味烤鱼的机会。

烤鱼吃完, 三人便准备返回蜀地。

临走前, 史蜀云拉着苏樱的手, 直说让她下次再入川, 一定要去找她玩耍。

苏樱笑着应好。等两艘船离岸, 她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怎么了”察觉到她心绪不佳,江凝紫揽着她问道。

苏樱摇摇头, 脸上又挂上勉强的笑容, 回身紧紧抱住江凝紫,呼吸洒在她的脖颈, “我只是舍不得你。”

“那我们就先别回去, 在宜昌城逛一逛。”江凝紫拍了拍她的后背,提出建议。

宜昌城, 从古至今,一直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这里每日有大量船只往来, 一年四季,皆是一派繁盛景象。

城内人来人往, 多出人脸上都带着旅途的疲惫, 而收获的欢欣。

已经被张三的烤鱼喂饱肚皮的江凝紫和苏樱,此刻正坐在合芳斋的二楼, 品尝独属于宜昌的特色甜品凉虾。

凉虾,名虾,却无虾, 因形状似河边小虾得名。最简单的凉虾用料只有两种,一是大米,二是宜昌特有的一种石头的粉末。

这种甜品制作简单,家家都能做。能入合芳斋的特色甜品名列,自是因为合芳斋制作甜品的师父丰富了凉虾的用料。

苏樱手边的凉虾,浇的是桂花蜜调成的水,阳光透过琉璃盏照在里面,漾着浅浅的金黄。上面铺的是来自新疆吐鲁番的青葡萄干、切成小丁的山楂糕,最后还洒了一层白芝麻粒。红红绿绿,颜色鲜艳且诱人,不落半点俗套。

苏樱用小勺舀了一点放入口中,凉虾的滑嫩、葡萄干的甜、山楂糕的酸、芝麻粒的香醇,伴着桂花蜜的香气,在她的口腔组成跳动的歌谣,绵长、悠扬。

凉虾让苏樱的离愁别绪减轻了几分,她看着合芳斋精致讲究的装潢,叹道“我现在知道为什么陆小凤说西门吹雪有钱得很了。他也太会做生意了”

她托腮看向江凝紫,“这一点,我怕是撵不上他了。”

江凝紫不解地看她,“你撵他作甚这是人家家里几代人的积攒,你不也有一库房的宝贝吗”

苏樱的这个库房,可不是一般人家的库房,是一个巨大的山中洞穴。

“你不懂,”苏樱摇头,握住坐在对面的江凝紫的手,因为常年握剑,她的手指和手掌上都有一层薄茧,“我若是不努力,怎么把你从他身边抢过来”

“抢我”江凝紫似笑非笑道,“我可不想打扰你和江鱼。”

她看得可清楚了,苏樱说是要放弃小鱼儿,要回幽谷好好练武。可当史蜀云提起小鱼儿,她便神思不属,心中自是百转千回。

苏樱腾地一下红了脸,试图掩盖的心思这下全写在了脸上,一双明眸大眼泛着水光,只道“我、我”除此之外,再说不出个其他。

“你小子给我跪下”街道上突然喧闹得很,江凝紫听见这吵闹声,侧头下望,只见一个穿粗布衣的少年学子被推倒在地,他的身边围着四个劲装少年。

这街上的行人见此情景立即少了大半,周边小贩走不得,也缩着肩膀,假装自己不存在。

其中一个绿袍少年掐着布衣学子的下巴,麂皮靴慢慢地碾着散落在地上发黄的书册,慢声细语道“不是跟你说过,没把朱果带来,就别从你那山沟沟出来吗”

少年学子垂着眼,不敢看对方,细声道“我得上学。”

“上学”绿袍少年踩着书册的脚微微抬起,又再次落下,内力将少年学子不知从何处淘来的旧书震成粉末,狞声道,“听不懂话,还上什么学”

“我的书”少年学子目眦尽裂,两只黑瘦的手扒着绿袍少年白皙的手,试图挣开他的桎梏,“没有没有我说了多少次了,没有朱果”

朱果这两个字足以让周围的习武之人侧目,他们想象不到,这么一个看起来十分贫穷的少年,竟然有此等好物。

眼下有绿袍少年和他的三个同伴在场,街上众人忌惮他们,没有捉着少年学子询问,但都默默记下了他的样貌。准备等他落单后再去追问。

许是知道围观者的想法,绿袍少年的三个同伴环顾街市,眼中的警告不言自明。

周围人知晓他们几人的来历,纷纷躲开他们的目光,佯装无事。

江凝紫瞧着那少年学子,觉得有些眼熟。但她并不认识什么读书人,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他。

绿袍少年其中一个同伴的视线正巧与江凝紫没有收回的目光对上。见她一副平平无奇的模样,找到儆猴之“鸡”的瘦高少年轻轻一跃直上合芳斋二楼,右手抓向江凝紫衣襟。